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反季节蔬菜,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0/3/6 10:58:02 来源:网友

  近日,“海南毒豇豆”事件,让反季节蔬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除了农药残留问题外,很多人开始“深入讨伐”反季节蔬菜,认为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吃反季节蔬菜违背自然规律,不利于身心健康。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市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曹田梅。曹田梅表示,对于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没有必要完全否定,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

  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第一个层面。的确,中医养生自古以来注意天人相应,与自然息息相关,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具体谈到“因时制宜”,曹田梅介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在更替的同时,人体代谢也在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春季肝主气,应吃具有“生发”之意的蔬菜,如韭菜、香椿、春笋等,这些蔬菜能够疏肝解气。夏应于心,要吃一些清心的食物,比如芹菜、苦瓜、荷叶、西瓜等,清心解暑。秋应于肺,应吃润肺去燥的食物,如梨、莲藕、大枣等等。冬应于肾,是进补的最好时机,如羊肉、芝麻、核桃等等。具有一定的“因时制宜”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从养生角度而言,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可怕。“反季节蔬菜违背自然规律”一说,只对应“因时制宜”。除了“因时制宜”之外,中医养生还有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两大重要因素,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人们最终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吃什么、怎么吃,没有必要为反季节蔬菜问题的渲染而过分担忧。只要是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生产的反季节蔬菜,人们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生产过程亟需规范

  第二个层面,便不是中医养生能够左右的问题了。据称,反季节蔬菜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防虫措施,比如豇豆,普通农药不易杀死钻进豇豆里面的害虫,农户便冒险违规喷洒水胺硫磷,这样才能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人觉得“危险”的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其实更多层面是种植者未按国家有关规定选择、施用农药,或者是采用了膨大剂、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因此,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还亟需有关部门规范。反季节蔬菜本身并不可怕,需要关注的是它的生产过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