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第一季度四川省水产经济实现开门红

2010/4/19 13:46:43 来源:糖酒快讯

    今年以来,四川省水产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两个加快”总体要求,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结合四川渔业实际,提出了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各项措施,并及时召开全省水产工作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按照省局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一季度渔业经济在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开门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据统计,一季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57万吨,比上年增长5.92%;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7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省农民人均渔业收入114元,人均增收11元。

  二是苗种生产形势良好。水产苗种繁育还未进入生产旺季,从目前生产条件趋势分析,形势良好。据部分早繁品种繁育情况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生产苗种50亿尾。

  三是养殖面积稳中略升。据初步统计,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在稳定去年养殖面积的基础上略有扩大,比上年增长2-3%,增长部分主要是稻田养鱼、滩涂开发、大型水电水利工程形成的新养殖水面。

  四是对水产的投入保持稳定增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贯彻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对渔业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广大养殖企业、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纷纷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鱼种鱼苗和渔需物资,安排好渔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全省水产总投入在1亿元以上。

  五是鱼价保持基本稳定,供求相对平衡,无明显紧俏品种和滞销品种。根据池塘渔情动态采集数据分析,今年一季度,常规品种(青、草、鲢、鳙、鲤、鲫、鳊鱼)出塘平均价4元/斤,与上年同期持平;名优品种出塘价明显上扬,其中,长吻?上涨2元,涨幅20%;黄颡鱼上涨1元,涨幅8.33%;胭脂鱼上涨1元,涨幅4%。

  六是灾后重建取得新进展。在加速推进地震重灾区养殖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基础上,完成了39个地震重灾县水产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此外,还存在以下的不利因素。一是特大旱灾对全省渔业生产的影响显现。去冬今春以来的西南特大旱灾,对内江、攀枝花等地的渔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据统计,内江市渔业受灾面积30.58万亩,断水面积9.85万亩,损失鱼种1536吨、成鱼8652吨,直接经济损失1.43亿元。攀枝花市3000余亩池塘受灾,损失水产品600余吨,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面对灾情,两地渔业部门相继成立了抗灾减灾工作小组,落实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深入渔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养殖户采取及时捕捞上市、增开增氧机、协调好渔业用水、重点保护苗种生产用水等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到目前,随着川南地区降雨量的增多,灾情已得到有效缓解。二是渔用饲料价格略有上扬。受市场玉米等原料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一季度渔用饲料价格略有上涨,将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的上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