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十二五末 巴中建蔬菜产业基地100万亩

2010/5/26 9:22:50 来源:新华网

    “按照‘对接大交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巴中市将建蔬菜产业基地100万亩,产量150万吨,产值30亿元,确保市民吃上价廉物美的‘放心菜’。”5月24日,巴中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巴中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还是巴中本地蔬菜好吃,就是产量太少了。大多数巴中人吃的都是外地的大棚蔬菜。”这是不少市民的反映。来自市农业局的《巴城蔬菜市场调查报告》称,巴城商品蔬菜年销售量为15.56万吨(不含乡镇近6.5万吨的商品蔬菜销售量),其中本地供应量为8万吨,外地调入量为7.56万吨,仍有49%需要外地调入,巴城的蔬菜缺口较大。许多时令蔬菜,如冬春季的莴笋、甘蓝、萝卜和夏季的茄子、番茄、青椒等本地蔬菜远远不能满足供应,需大量外调。“巴中市蔬菜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山地生产条件差、栽培技术缺乏,栽培种类和品种雷同,季节性过剩也较明显;市场生产、营销网络体系建设不健全,存在产销脱节,蔬菜产品都以散货和统货为主,大多未进行分级与包装,标识、品牌化发展滞后,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无保鲜技术。”巴州区蔬菜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何开政介绍说。

  巴中人何时才能吃上价廉物美的“放心菜”?巴中市一些农业专家认为,巴中应将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作为致富农民、惠及市民的一项民生工程,要按照“川东北特色蔬菜区”的发展定位,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建成一批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蔬菜基地。同时,要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发展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满足春淡、秋淡蔬菜市场。另外,要充分发挥高山优势,利用高海拔冷凉立体气候特征,大力发展夏、秋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同时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地市场为中心,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便民店为基础的城乡市场体系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巴中市将用5年时间,集中发展一批优势特色种植业,到十二五末,全市特色种植业面积达到381.4万亩。在蔬菜种植上,引进推广适销对路、优质、抗病、耐储运的新品种,建设集约化育苗场,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蔬菜产业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150万吨,产值30亿元。其中,商品蔬菜专业村达到175个,商品蔬菜基地面积7万亩(复种20万亩),年产商品蔬菜40万吨,产值达到8亿元,基本达到有进有出、进出平衡的产销目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