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国正在探索更绿色安全农产品保鲜方式

2010/5/31 13:52:20 来源:腾讯网

    中国正在探索更绿色、更安全的农产品保鲜方式。30日在天津成立的“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目标是推动中国传统农产品保鲜模式向高品质绿色保鲜模式转变,通过更多地应用物理和生物技术,确保果蔬品质和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果蔬产量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果蔬总产量的30%。但由于保鲜方式落后,使其果蔬腐烂损失率高,一些出口国外的果蔬也因化学药剂使用不合理被退回。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绍慧说,长期以来,中国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缓慢,商品化程度低,缺乏贮、运、销配套技术,致使采后果蔬腐烂损失高达25%-35%,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1800亿元。

  “中国果蔬采后投入占果蔬产品全部销售成本的比例不到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70%,因此,其果蔬腐烂损失率仅为5%。”陈绍慧说。

  据介绍,中国传统的果蔬保鲜方式主要是堆藏、窖藏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目前,中国200余种果蔬品种只有30余种可以成功保鲜。

  新成立的“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保鲜技术广泛应用于果蔬产品,在降低果蔬腐烂率的同时,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罗云波说,联盟将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以突破中国农产品贮运保鲜领域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

  “物理保鲜技术是我们要攻克的课题。”罗云波说,联盟将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保鲜新装备和配套保鲜新工艺、新技术,主要包括冰温气调保鲜技术、减压保鲜技术、臭氧及空气负离子物理保鲜技术等。

  安全无污染的生物保鲜技术也是联盟重点关注领域,将重点研发防腐保鲜的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品、动植物天然提取物质和仿生保鲜剂等。联盟还将加大对保鲜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包括新型功能保鲜膜和小型装置型保鲜材料等。

  “新技术研发出来后,我们将在一些龙头企业进行技术示范、推广,初期推广量预计在100万吨以上。”罗云波说。

  一些农业专家认为,随着绿色、无公害的物理和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中国的果蔬腐烂损失率有望在短期内降低5%-10%,也有利于确保食品安全。

  另外,新的保鲜模式也被认为有利于平抑果蔬价格。陈绍慧表示,减少果蔬腐烂损失就等于变相增加产量。同时,果蔬通过保鲜,可以进行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供应,从而平衡市场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价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