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CPI上涨不足惧:价格适度上涨不意味着通货膨胀(2)

2010/6/12 15:44:07 来源:和讯网

  ——消费类工业品价格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专家指出,虽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升,存在成本推动因素,但因竞争充分、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弹性较大、销售环节消化等因素,将抑制消费类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而且,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需求。如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但是考虑教育、就业、医疗等大量支出的需要,提高的收入对整个消费品的拉动作用有限。

  ——服务价格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的教育、医疗改革正在进行中,而其他服务不存在明显的供应缺口,因此服务价格大幅上升或大幅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大。

  ——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值得关注。在许多专家看来,我国CPI涨幅主要决定于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

  食品价格方面,专家们强调要格外关注粮食、肉类、蔬菜等价格的变化。专家指出,2010年气候异常,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并较为严重,对农产品的生产形成了较明显的区域性影响;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对粮食价格的调控措施基本成熟,用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了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与产量的稳定和稳步上升;加之国家库存充足,特别是居中心地位的大米供给无明显的缺口,因此预计今年我国粮食价格虽然可能会稳中微升,但不大可能再现2004年和2008年那样持续超过10%的上涨。而蔬菜价格后期处于下降通道,猪肉价格需要政府调控才不致继续下降。总体来看,专家们预计,2010年食品价格涨幅将在6.5%左右,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个百分点左右。

  居住价格方面。专家们指出,目前居住价格在CPI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约14.7%的水平,在八大分类指标中位列第二。而所谓居住价格,包括水、电及燃料价格,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和租房价格等。2010年,国家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政策将有利于租房价格的相对稳定。但受资源价格改革的影响,水、电及燃料价格将呈现上升走势。有专家测算后得出结论,如果石油、煤炭、电力价格指数分别提高10%,则将拉动CPI分别上涨0.41、0.56和0.45个百分点。初步预计2010年居住价格涨幅有望控制在5%左右,其对CPI的拉动在0.7个百分点左右。

  ——关于国际贸易对价格的影响。有的专家认为,全球经济回升为恢复出口需求和价格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实现3.9%的增长,世界贸易量将增长5.8%,较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而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张,加之各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金融机构和实体部门的信心也得以恢复。金融危机时期大幅削减的库存需要回补,国际产品采购规模扩大,这些都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品出口。而我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便利化政策等一系列扶植措施也将有力地支持出口回升。但同时,专家也提醒,国际贸易中同样存在着抑制我国外贸增长和价格上升的因素。其主要有:

  首先,各国“自顾性”贸易政策扰乱世界市场正常秩序。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要在未来5年内使出口量增长一倍,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中东乙烯产品超低价抛售,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大部分乙烯装置停产,严重抑制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等。这些“自顾性”贸易行为将打破国际贸易市场正常秩序,造成混乱局面,阻碍中国出口恢复。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将抑制我国外贸发展。目前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不断制造贸易争端,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压制全球国际贸易活动、威胁世界经济复苏。

  综合起来看,专家们判断,今年不存在由国际市场拉动的国内物价持续上升的可能。

  这部分专家分析指出,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当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一段时间后,会对价格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将出现加速上升之势;而当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一段时间后,物价缺乏上涨动力,甚至出现负增长。对于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界多数人的共识认为在10%左右。如果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9.5%左右,货币供应量控制在2000~2008年年均增长17%左右的水平,那么,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将低于潜在增长率,货币供给不会对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很大压力。另外,从分季度经济增长与物价的关系看,由于2009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连续3个季度在略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运行,上半年物价将会持续回升。但进入2010年下半年,随着广义货币供应量约束,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低于潜在增长率,物价将归于平稳。

  3%

  有的专家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正常合理的,而且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GDP的增长进度;货币供应趋紧;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跌,资产对于收入的正面效应下降等原因,今年的价格总水平不可能持续走高。预计二季度CPI同比上涨3%,上半年为2.7%,全年在3%以内。

  如何观察复杂之年的复杂价格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而影响价格的诸多因素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确定因素很多,令未来价格走势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翘尾和新涨价因素对CPI的影响。有的专家就认为,影响CPI上涨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翘尾因素,另一类是新涨价因素。而2009年CPI对2010年各月翘尾影响将呈先升后降走势,在6、7月达到最大,拉动CPI上涨2.2个百分点,而预计2010年全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将使CPI上涨1.2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体现在月度环比累计变化上。预计2010年新涨价因素会导致CPI上涨约2.1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专家们认为,当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所处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这对判断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带来很大困难。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上正摆脱下降趋势逐渐进入恢复期,国内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出口需求呈现恢复性上升,这些因素推动了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和价格开始复苏,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较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多数生产资料市场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也将是曲折的,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战”呈现不断加剧之势,这些也都可能对市场价格带来抑制影响。由此,专家认为,虽然1~4月份生产资料供需增速及价格同比涨幅很高,但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的影响,新涨价的部分基本处在正常与合理范畴,不具备形成通货膨胀的危险。而且当前经济与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已经出现增势减缓和价格回调的情况,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在下半年出现明显缩小,预计全年上升12%左右。

  ——消费类工业品价格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专家指出,虽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升,存在成本推动因素,但因竞争充分、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弹性较大、销售环节消化等因素,将抑制消费类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而且,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需求。如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但是考虑教育、就业、医疗等大量支出的需要,提高的收入对整个消费品的拉动作用有限。

  ——服务价格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的教育、医疗改革正在进行中,而其他服务不存在明显的供应缺口,因此服务价格大幅上升或大幅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大。

  ——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值得关注。在许多专家看来,我国CPI涨幅主要决定于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