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夏粮减产 CPI承压有限

2010/7/2 9:45:33 来源:和讯网

    近日,农业部高调宣布,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夏粮总产量将超12300万吨,接近上年同期12335万吨的水平。农业部谨慎地用了“接近”,而不是“超过”。这预示着,尽管今年夏粮丰收,但较上年未能实现增产,中国夏粮连续6年增产的态势可能就此中断。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对全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占全年粮食产量1/4的夏粮未能实现增产,而粮价在CPI中所占权重为3%左右,这对CPI的影响有多大?市场认为,二者的联动机制比较复杂,粮价上涨对CPI的推动效果比油、肉更为明显。由于粮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其产业链较长,粮价上涨,会导致很多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跟风上涨,从而间接推高CPI。

从历史情况来看,粮食减产与CPI 并不具备很强的相关性。如2000—2003年中国遭受连续四年的干旱导致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但同期CPI 和食品价格却基本稳定,未出现明显波动。

  今年夏粮有所减产,但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也不如此前想像的大。同时,从单年度粮食供给看,由于存在国家储备粮的调节作用,单年度的粮食供给量的变化不一定会对当年粮价以及CPI产生明显影响。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超过17%—18%的安全线水平。也就是说,国家拥有足够的粮源调控市场,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是有保障的。

  尽管今年夏粮减产对年内粮价以及CPI的影响有限,但不能因此忽视夏粮减产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其一、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表明,对中国来说,异常的气候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靠天吃饭”的整体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夏粮能获得如此收成实属不易。但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关键还要看早稻和秋粮。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的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其二,在极端自然天气面前,为了确保今年夏粮不减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之举”。如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这些“非常之举”能否持续?如果继续实施,会不会对粮价,乃至CPI起到助推作用?有学者指出,粮食的产业链非常长,口粮、饲料和深加工等都与CPI计算权重有关,国家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或许因此引起农资价格的上涨。运输、仓储以及经销环节价格的随之上涨,以至于再延伸影响到粮食下游产品、产业出现上涨行情,从而最终对CPI造成压力。

  这些担忧并非多余,相信这也是决策部门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难题。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把握好政策“度”的确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