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机构预测6月份CPI环比负增长 加息或继续后延(2)

2010/7/5 14:00:27 来源:中金在线

  周炳林提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被认为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对经济走势有较强的预判性。

  7月1日该指数发布当天,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就发布报告称:“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呈现缓解迹象。”报告表示:当前,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比如,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胀水平较为温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措施效果逐渐显现,上游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缓。随着天气好转以及政府打击农产品炒作工作的开展,前期上涨较快、较多的蔬菜和绿豆、大蒜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新涨价压力明显减弱,有利于稳定社会通胀预期。

  变数上涨可能性并非没有

  不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报告也提到:“但也不排除后期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再次推升CPI。”时下也有专家判断,在下半年,CPI仍然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

  “下半年CPI有可能继续上涨,涨多少不好说。”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张晓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在他看来,至少中国当前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能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

  首先,从粮食生产来看,今年中国各地多处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从低温到干旱再到洪涝灾害,虽然对国内总体粮食供给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结合国际粮食减产的情况,可能给国内外的资本炒家带来炒作题材,导致粮食中一些门类的价格有所上涨。

  其次,中国仍然面临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尤其是石油和铁矿石两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还可能上涨。虽然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结合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国际油价有可能进一步上涨,毕竟与前期140多美元一桶的价格相比,现在的价格还存在很大的上涨空间。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更大。由于铁矿石的生产属于寡头垄断,所以价格必然只涨不跌。从国内钢铁行业近期的反应来看,中国的钢厂已经开始努力调整生产结构,说明对铁矿石未来的持续涨价已经基本上做出了判断。

  再次,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张晓涛说,当前涨工资的呼声虽然只发生在沿海地区,但是它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加上已经有研究表示,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到达了刘易斯转折点,未来国内工人工资上涨的速度可能加快。

  最后,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去年发行的大量货币导致流动性大大超出实体经济需求。这些超额货币需要寻找出路,也有可能对某些特定商品的价格进行哄抬。

  华泰联合证券发布的报告则表示:“尽管过去10年的数据显示,6月CPI环比通常为负值,但今年的恶劣天气导致价格的波动幅度加大。食品类当中,6月较为显著的是蔬菜价格的大幅反弹,同时,粮食与猪肉价格也仍处于上升通道。另由于租房价格滞后性以及装修建材等价格维持高位,居住类同比涨幅仍然较高。”

  加息时点可能继续后延

  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减缓,也由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专家与市场普遍表示,原先预测的7月份央行可能加息需要修正,从目前情况看很可能要后延至四季度,甚至年内都不会加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商有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暂时还看不到央行加息的可能。他说,一方面,中美之间现在存在着较大的银行利率差额,如果美国政府不加息,中国政府不宜独自加息,否则将有可能会引来国际套利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另外,对中国当前的通胀压力没有必要夸大,中国人民银行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回收货币流动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今年以来也加大了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力度,通货膨胀很有可能被政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的风险,经济加速时期通胀压力也会随之减弱。

  银河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表示:全年不加息为大概率事件。报告称,保持低利率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尽管现在经济已企稳回升并稳步迈入复苏,但是经济并未步入过热区间;从通胀的角度来看,年内的通胀压力不会明显加大,CPI在三季度末还将平稳回落。而历史经验表明,只有GDP和CPI均在高点时才会加息,以此衡量,近期显然并不具备加息的条件。

  张晓涛也对记者表示,尽管物价下半年还存在进一步上行的风险,但是央行的调控目标不止一个,除了物价还要看经济增长,甚至包括就业水平。所以虽然下半年央行仍有可能加息,但是这种可能只有当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以后才会变为现实。鉴于目前经济存在放缓的可能,暂时应该不会加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