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海外华人建议中国人低碳生活从“吃”开始

2010/7/28 9:43:47 来源:新华网

    正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众多海外华人专家就创新中国与低碳经济展开研讨,并提出开展节能减排和倡导低碳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建议中国人从“吃”开始学低碳。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孙大文说,民以食为天,但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到消费都有着“非低碳”的种种因素。如广东人最爱吃的“海鲜”等水产品,其生产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科学研究发现,许多海产品在运往超市或饭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特别是鲜活水产品,他们都是在胶冰包中或像龙虾一样养在水中然后空运的。食品的远距离运输,无论是采用冷藏车、轮船还是飞机,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人们每天所吃的水果和蔬菜,虽然是低碳食品的一个大类,排入的温室气体比深加工食品和肉类要少很多。但是如果采用空运或在加热温室里种植的,他们就不能称为低碳食品。

    孙大文说,建立低碳食品体系,首先要提倡低碳饮食,鼓励消费者选用低碳食品,如购买有机食品和本地食品,食用应季食品、降低对肉产品和奶制品的需求,以及避免食用进口食品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高水耗是产生高排放、高能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水的大量使用贯穿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清洗、消毒、去皮、烹饪等各环节,因此,企业要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用水量和污水的产生,这些措施包括减少用水量、减少废水排放和废水的污染程度。

    中国的食物浪费和过度消费也引起与会专家们的关注。孙大文引用农业部门的抽样调查结果说,每年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7%-18%,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食品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海外华人专家学者纷纷建言中国政府号召民众关注食品体系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将建立低碳食品体系提升到国家高度。如设置国家低碳食品日,增加人们的低碳意识,鼓励人们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