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储存不当每年25亿公斤粮食没了

2010/8/31 9:12:24 来源:凤凰网

    本报济南8月30日讯 由于储粮方式不当,我省每年损失粮食25亿公斤左右,相当于 250 万亩“吨粮田”的粮食毁于虫害、霉变。而我省粮食年产量是425亿公斤,通过科学储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粮油仓储节能减排专题技术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发放粮食示范仓近8万户,年可减少粮食损失近400万公斤。今年,我省又计划增加粮食示范仓10 万户。据测算,18 万户粮食示范仓年可减少粮食损失900万公斤,相当于近万亩耕地粮食产量。

    近年来,我省由于普遍实行了机械化收割,粮食收获后较少整晒,水分高、杂质大、质量不一,且农户缺乏科学的储粮装具,产后损失比例居高不下。据粮食部门调查,小麦损耗在6.5% 以上,年损耗13亿公斤,玉米更高。相关人士匡算,每年粮食在储存环节的损耗不低于25亿公斤。

    我省农户储粮占储粮大头,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减少产后损失历来是粮食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在总结推广水泥池等方式储粮的基础上,2004 年,全省大力推广东营彩钢板小康仓的经验。

    2007年,山东作为全国首批3个试点省之一,制作发放示范仓1万多个,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生产发放示范仓近8万户,示范仓储粮年损失率平均为1.5% ,与传统储粮方式相比降低 5% ,每口示范仓可减少粮食损失50公斤。今年,国家又下达我省试点计划10万户,目前正在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近年来,我省围绕粮食行业节能减排重点抓好仓储行业机械通风、药剂熏蒸和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在全面运用储粮新技术方面,重点抓了机械通风和药剂熏蒸的探索和实验。

    通风技术方面,利用冬季自然冷源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三段式机械通风,先降水再降温,保证小麦安全储存。熏蒸杀虫方面,我省积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探索节能减排实用技术,熏蒸用药量不断降低。

    今后全省计划推行“准低温、小风量、低剂量”的绿色储粮模式,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用药量,同时延缓粮食陈化,提高粮食品质。(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