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铁强化酱油 遭疑

2010/10/26 8:36:08 来源:青岛新闻网

    我国是世界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之一,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我国自2004年启动了全国铁强化酱油的推广应用项目。然而,对于铁强化酱油的安全性,在营养专家内部,也存在争论。在“ 全民补铁”进入第二阶段之际,这些质疑声音通过媒体被传递出来。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这样的争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了解铁强化酱油的利弊,从而思索如何扬长避短、规避风险。

    提起铁强化酱油,很自然让人想到加碘盐。从1994年以法律形式推出“食盐加碘”的政策起,人们既品尝过减少“大脖子病”的喜悦,也经历了“高碘甲状腺”的阵痛。期间,屡屡有专家、媒体和公众提出质疑,但迟迟未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直到今年7月卫生部拟定全国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各地可在规定的范围,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碘含量平均水平,我国食盐补碘才终于走向“因地制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全民补碘”的狂热,到“科学补碘”的理性,我们走过了16年的探索道路,付出的不光是时间成本,更包括一部分人出现碘过量疾病的沉重代价。铁强化酱油应吸取加碘盐的惨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再走弯路。

    当下,有三个问题亟待理清。其一,铁强化酱油是否安全。面对专家的某些质疑,不能仅仅否定了之,还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其二,补铁标准是否可以细化。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缺铁情况是不一样的。继加碘盐标准打破一刀切之后,铁强化酱油标准能否进一步细化,分地区和人群制定补铁方案。其三,公众选择普通酱油的权利能否保障。必须看到,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群并不存在缺铁情况,推广铁强化酱油,还要提供多元化的市场供应,由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铁强化酱油不能成为又一个“加碘盐”。从某种意义上讲,遭到质疑是一件好事。也许这只代表小众专家的声音,但却震聋发聩、一针见血。期待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和有效行动,让“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更加科学、更为放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