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价格暴涨 中药材行业面临严冬考验

2010/10/26 10:55:32 来源:中国商报网

    对于许多中药材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今年的中药材价格着实让人看不懂。“简直太可怕了”、“近乎失控”、“这种说法是对的,今年实在太反常了”,中国商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均对中药材价格的暴涨做出了这样的感叹。
  先从一棵太子参说起。

    太子参暴涨千倍神话

  本草方源的业务经理吴经理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太子参并不是稀奇的药材,在中药材中也是用量较小的一味中药。它主要功能就是补脾益气,健胃消食类药品常含有这味中药。

  在2009年,太子参的价格在每公斤30元,价格高的时候也不过70元到80元。但现在它的身价比高价时翻了4倍,比价格最低时已经翻了近10倍。

  “太子参的主产地主要在贵州、安徽宣城和福建。”吴经理说,原来的进货价格在50元,现在涨到350元到400元。

  随着太子参价位的攀升,太子参的身影也近乎神秘起来。

  “现在太子参根本就没有货。”一位中药材批发商李先生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表示认同业内的看法。“9月份都没货,有一点早就销售出去了。”

  李先生告诉记者在8月份的时候他们出手的价格本来是每公斤180元,仅仅过去一个多月,这个价位的太子参已经根本不可能存在了,“现在在每公斤350元左右。但是没货。”

  按道理讲,商品价格高利润必定也高。但是太子参价格的翻番涨价让很多买家和卖家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很多中药材商人也就就此收手。

  “现在去产地收药材,一天一个价。今天有人出每公斤120元,明天他就出到150元,后天就180元,怎么敢收?”吴经理说,本来计划要收500吨的,收到500公斤的时候价格已经涨了150%,没有人再敢去收药。“收回来我在北京才卖到每公斤110元到120元,都涨到180元,还敢收吗?”

  但奇怪的是,越不敢收,价格就越涨。

  “我们现在只能是推荐医生用别的药材代替太子参,或者其他价格出现暴涨的药品。”北京时珍堂吴经理在遭遇了类似情形时只能用此对策解决问题。

  如果仅仅是单个品种的问题,还远远不能称其为问题。但不仅仅是太子参,紧随太子参其后,除了大家已经知道的三七价格的暴涨,山慈菇、桃仁、金银花、白芍、槐花、红花,“99%的药材都出现了暴涨,这实在太可怕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