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集体“显贵” 中药材离百姓越来越远?

2010/10/28 11:37:19 来源:新安晚报

    患者:吃不起药了咋办?

    在省城黄山路一家以中药材为主的药房内,记者遇到了前来就诊拿药的秦女士,她父亲一到秋天就有咳嗽的老毛病,因此每年都要让父亲服用中药进行预防保养。然而,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药要比往年贵了很多。

中药涨价

    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对今年9月份市场537种中药材价格的监测表明,84%的品种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其中涨幅在半成到一成的占28%,升幅超过一成的占27%。记者了解到,药店里的三七、连翘、太子参、金银花等众多药材普遍涨价,有的涨幅达五六倍,而像虫草等名贵中药材,更是贵得离谱。

    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东阿阿胶为例,这个月跟上个月相比,每半斤已经上涨20多块,“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反映,以前稍贵一点的中药,能涨的都涨了,而群众日常保健养护的一般中药材,不能涨的也涨了。有市民感叹:“中药材集体‘显贵’,正距离百姓越来越远。”

    三七,涨价!连翘,涨价!太子参,涨价!金银花,涨价!……近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药店发现,随着“秋冬进补”的高涨,老百姓却对钟爱的中药材望而止步,因为中药材价格纷纷上涨,有的甚至涨价五六倍。业内人士分析,除中草药产地受自然灾害影响外,主原可能是人为炒作。

    剖析:中药材缘何“上火”

    全国范围内的中药材整体涨价,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自然原因加上人为炒作的因素,是导致中药材涨价的“罪魁祸首”。

    自然原因方面,主要是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两广和云贵地区及四川等地频遭恶劣天气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药材的减产;随着国人对中药认识的不断加深,中药的预防、保健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守护健康的心理,因此近年来中药材不断升温,导致普通消费者有意识地“囤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中药材继续涨价。

    人为因素方面,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当社会游资看到有机可乘,便会乘势而入,认为奇货可居,故意囤积货物,从中渔利,因而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

    建议:国家应出台调控措施

    “眼看中药一天天地涨,比吃西药都贵了,再这样下去,谁还去吃中药?”58岁的患者老吴担忧地说,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年吃中药保养。“再这样涨下去,我连药都喝不起了。”和老吴的想法一样,采访中,很多服用中药的患者,都对中药材的不断涨价感到担心。“中草药不是绿豆和大蒜,太贵了我们可以不吃,关键那是为人治病的药啊。”

    专家指出,从中药材行业来看,目前政府应尽快对中药材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以恢复正常。首先,建议对药材市场上大宗的药品交易进行登记管理,查明去向;此外国家可以建立一定的药材储备制度,在药材过量药农低价抛售的时候,国家进行适当储备,而当市场紧缺,国家储备进行适量出售;加大对炒作中药材的打击力度,确保整个中药材领域的基本平衡,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基本利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