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廉价食品时代或将终结

2010/11/2 9:28:14 来源:凤凰网

    【深圳商报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日前发表题为“廉价食品的终结”的文章,称随着新兴市场的发展,它们对粮食、水和能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而供应是有限的,意味着食品价格将不断上涨。

    文章说,全球的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正是它可能会为今后十年提供最诱人的投资机会的原因所在。

    王子与贫民花同样的价钱买食品,但就他们所花的钱占各自收入的比例而言,同样的食品对贫民来说要昂贵得多。这种差异显而易见,但这种差异对全球食品价格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

    事实上,由于食品价格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不相称,食品价格对富人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以致他们最后把不少东西扔进了垃圾箱。

    看看美国从“新兴市场”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热量历史。根据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提供的数字,1919年,普通美国人需要工作2小时38分钟才能买3磅鸡肉,如今却只需要15分钟就够了。

    从统计数字来看,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艾迪生·威金撰文指出:“1929年,美国人把可支配收入的23.4% 花在了食品上。到1950年,这一数字降至20.6%。到 1975年降至13. 8%。到2000年已降至一位数。而且这个数字包括在家和在外面吃饭的开支。”

    艾迪生继续写道:“德国人把可支配收入的 11.4%用于在家吃饭,法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4%至15%,巴西人为24.6%。中国人则把可支配收入的39.4%用于在家吃饭。”

    因此,想像一下这样的世界:全球人口迅猛增长,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仅能维持生存变为生活比较富足。事实上,这样一个世界已经到来。

    由于巴西、印度和中国等世界主要新兴市场不断发展,国民财富将日益增加。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饮食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得到了提高。

    即便饮食量没有增加多少,提高饮食的质量足以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如,用一顿鸡肉加米饭代替豆制品加米饭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根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数字,生产1磅鸡肉需要6磅粮食,因此,如果数亿人开始选择吃鸡肉而不是吃豆制品,全球粮食市场无疑将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会只局限于粮食市场。

    因此,有远见的投资者不能忽视全球饮食趋势。随着新兴市场不断发展,它们对粮食、水和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但全球粮食、水和能源的供应是有限的,那意味着价格将不断上涨。

    艾迪生在文章结尾写道:“美国人已经习惯于大量廉价食品。不过,在美国人把越来越少的收入用于食品一个世纪后,这种趋势将发生逆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