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差价大更新慢 进口商品暴利链是这样炼成的

2010/11/5 9:03:59 来源:新华网

   天冷了,郑凡喜欢在家喝两杯烧酒,以前他一般喝老白干,现在他喜欢在超市买两瓶来自瑞典的伏特加。一来二往,郑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进口商品的价格不但定价高,且大多商品的售价较之国产商品要贵上两三倍。

    一家大型超市进口商品部负责人坦言,由于运输渠道、关税等方面原因,进口商品定价偏高是必然的。至于各超市间为何产品较少雷同,主要是因为各超市的进货渠道千差万别,不像国内商品进货渠道那么成熟。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各超市间进口商品雷同率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进口商品定价弹性大,商品重复率也就减少了大面积对比的可能,从而使得这些进口商品有暴利的空间。杭州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尽管进口食品定价是市场行为,但如果标价太高甚至离谱,消费者购买欲望就会大打折扣。

    现场求证

    针对进口商品,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商场和超市,发现主要存在四种现象。

    乱象一:定价高

    戴了“洋帽子”贵了两三倍

    比利时巧克力、日本糖果、韩国饼干、法国红酒……近些年,市区不少超市引进了进口食品专卖柜台。这些口味新奇,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对不少消费者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

    记者发现,各家超市里进口食品定价大多偏高,以乐事薯片为例,一盒国内产的120g装乐事原味薯片,标价在8元左右;而一盒163g装的墨西哥产的乐事原味薯片,标价则达到了25元,价差达到了3倍。

    喜欢喝酒的郑凡做了一个对比,他买一瓶红星二锅头的价格21.50元,而买一瓶绝对伏特加的价格则为188元,“我有朋友说,伏特加在国外的档次和二锅头差不多,可我现在喝一杯伏特加的钱,可以买到3瓶二锅头了。”

    世纪联华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运输、关税乃至进货渠道等方面原因,超市里的进口商品价格大多会比国内同类商品贵2-3倍,这种现象很正常。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