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国务院调控物价打出组合拳 农产品价格开始走低

2010/11/19 8:4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月17日,国务院表态要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此前央行、商务部等部委也表示,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并将采取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伴随调控物价的重拳连续出击,市场反应如何?近期农产品价格暴跌释放出什么信号?

  ●国务院调控物价亮出“组合拳”

  11月17日,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就调控物价出台多项措施。会议指出,要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另外,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对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的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还要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热钱闻风出逃,部分农产品价格暴跌

  在政策公布之前,热钱已经闻风出逃,棉花、白糖、大蒜、生姜等之前被爆炒的农产品价格,在最近一周多时间内突然暴跌。

  作为农产品期货疯涨的“领头羊”,棉花期货价格近一周惨不忍睹。11月17日,棉花期货1105合约跌停开盘,盘中一度打开,但临近尾盘再度封于跌停板上。昨天,郑棉1105合约低开低走,低开于27300,最高28300,最低26100,收于26655,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98%。现货市场上,昨天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报收于28852元/吨,下跌555元/吨。

  同时,其他农产品期货也呈现疲软态势。截至昨天中午收盘,大豆 1109合约收于 4307,下跌0.76%;豆粕1109合约收于3209,下跌0.74%。现货大豆价格也在下跌,像佳木斯前进地区油脂企业昨天大豆收购价格近两日跌0.04元/斤。

  涨时汹汹跌时迅猛,农产品期货炒作出现“退烧”。11月17日当天,大豆、玉米、豆粕、豆油、棕榈油、棉花和菜子油等7种农产品期货收盘均封于跌停板。市场人士认为,前期疯狂炒作农产品期货的资金慑于调控压力而纷纷离场。

  ●棉价下降,储棉农民开始焦虑

  当初暴涨的棉价如今出现了疲软,那么棉农、棉商、服企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此轮棉价的暴跌?

  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汉冢村,村民们见面的话题都集中在棉花价格上。“你家还有多少棉花?卖不卖?”

  南阳市是河南省的种棉大市,种植数量居全省之首。今年,棉花价格一路上涨给棉农带来了惊喜。一斤籽棉的收购价格从4元、5元、6元,一直涨到了最高的6.5元,但只有少数棉农出售。农民张全中介绍,价格越高,大家越舍不得卖,想着以后的价格会更高。

  但没有想到,最近棉花收购价格开始下降,从6.3元到6元,又到昨天的5.8元,收购商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

  该村一名收购大户介绍,现在棉价一天比一天低,大家都是将当天收购的棉花直接卖给加工企业,不敢过夜,因为说不定第二天价格又降了。这位收购大户说,镇上囤货的一个老板,在棉价高企时囤了几百吨棉花,一下子赚了20 多万。后来又收购了100多吨棉花,现在,赔了十几万。

  张全中也说,这几天,棉花收购价格开始下降,让手里储存了不少棉花的棉农开始焦急起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