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漂白蘑菇事件 公众为何宁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

2010/12/7 16:48:59 来源:网友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蘑菇九成被漂白”事件,引起社会关注;随后,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的市场抽检结果。然而,在一家网站发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选择“相信小学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

  理应权威的工商局检测结果竟遭冷遇,背后的信任危机值得深思。公众为何宁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

  首先,这说明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普遍担忧,也是公众基于生活经验做出的判断。随着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在“还有什么能够放心食用”的担忧之下,很多人宁可信其有。而有媒体报道,记者走访部分菜市场,确实发现了很多被漂白的蘑菇。

  其次,这是因为小学生与政府部门的利益关切完全不同。小学生只是出于求知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是不带有任何个人私利的“第三方”;可是政府部门的利益关切就多得多了。公众当然更愿意相信无私的“第三方”。这也说明有关部门的公信力缺乏。

  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调查蘑菇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公民意识,而有关部门在未与调查小学生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判断“小学生的检测不科学”,表现出一种让公众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傲慢与偏见”。公众会问:凭什么证明你的抽样检测就一定是科学的呢?有关部门既不邀请市民代表参与选样过程,也不邀请中介科研机构参与检测过程,自认为宣布一个“权威检测报告”就算完事,这种“澄清”问题的态度无法让人接受,“澄清”结果自然也会让人投下“不信任”一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