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小学“放心早餐”陷关门困境

2010/12/19 7:01:08 来源:网友

   拥有6所小学的吴家山城关地区,5所小学办有学生早餐食堂,但因为物价上涨、经营成本加重、担心食品安全等原因,2年内关停了两所。如今,剩下的3所早餐食堂,也面临关闭。究竟是何原因,使得这些开办已有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的食堂办不下去了?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14日清晨7时50分,吴家山第三小学校园里,20分钟晨读时间刚过,17名“白大褂”校工从食堂鱼贯而出,推着装满热馒头、热干面等早点的保温餐桶来到各间教室,由两名老师开始给学生们分发早点。

    二(五)班7岁女生刘妍,用消毒过的搪瓷小碗吃完炒粉后,又去领了一份紫菜蛋汤。班上40多名学生,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一旁,班主任老师边维持秩序,边叮嘱“慢慢吃,吃完了再添”。

    学校书记蔡丹介绍,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在该校已上演了12年。对学生早餐的安排,她如数家珍:“一年级,馒头加鸡蛋汤粉……四年级是豆皮加银耳汤……”原则上“干稀搭配、年级轮换不重叠。”

    蔡丹说,学生每月只用交35元,平均每餐不到1.7元,“虽不算丰盛,但完全可以吃饱,既营养又卫生”。

    学校总务副主任项涛说,校食堂原材料,由区教育局统一招标,统一配送。食堂坚持自营,学生所交的每一分伙食钱,都能用到学生头上。区卫生监督所经常来抽查,食堂也坚持每日食品留样制度。

    “这么多年来,学校食堂从没出过食品安全事故!”项涛自豪地说。

    【现状】

    有的已关,没关的也想关

    虽然“放心”,但学校自办早餐的热情却在下降。

    记者了解到,吴家山地区共有6所小学:吴家山第一小学、实验小学(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嘉禾园小学。除“五小”因不具备条件,从未开办过早餐食堂外,其他5所均办过早餐。截至目前,仅实验小学、三小、嘉禾园小学仍在勉强开办。

    一小现有学生2500人,2003年开始办早餐食堂,高峰时每天在校过早的学生有1900人。2008年,学校停止了早餐供应。

    四小书记张德彪介绍,全校1583名学生,在校过早的一度超过1200人。但今年6月,学校也关闭了开办了10年的早餐食堂。

    实验小学的早餐食堂至今也办了10年,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石玉洁称,1711名学生中,在校过早生常年保持在1200人左右,但“下学期就准备不办了”。

    三小校长熊强也表示,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关闭早餐食堂。

    2007年建校,有学生700多人的嘉禾园小学校长刘明亮说:“现在过早学生280多人,如果其他学校都关的话,我们铁定也要关。”

    【潜因】

    多重问题逼停早餐食堂

    采访中,无论是一小,还是四小,都特别强调“成本压力,是关停的直接原因”。

    实验小学副校长石玉洁算了一笔账:目前学生用餐35元/月,还是10年前的收费标准,抛开双休日,一个月少则21天,多则23天,平均下来,每名学生早餐标准为1.59元。再除掉消毒碗筷0.13元/副,实际成本就是1.46元,“每天都在亏”。“今年10月以来,物价上涨厉害,更是难以为继”。

    三小校长熊强说,办食堂亏损,只有挪用办公经费。而这笔钱,本应用于学校水、电、教学教具的添置、培训师资等开支。贴补食堂后,其他开支项目势必要受影响。

    担心食品安全上出纰漏,也让学校失去了继续办早餐的动力。采访中,几所小学负责人无不担心此问题:“一旦出事,肯定会有很大压力。”

    “尽管食品统一了采购渠道,也有人不定期抽查,但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呢?”实验小学副校长石玉洁说,有时候一些食物,大人吃了没事,小孩吃了可能就会拉肚子,况且食物原料来自各供应商,“万一有人投毒的话,所有责任都将是学校承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