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别让食品安全撞死在假豆腐上

2010/12/29 6:39:38 来源:网友

 人造假鸡蛋上岗,母鸡也担忧自己面临下岗。日前央视播出《假蛋真相》,让人感到震惊。现在又冒出人造假豆腐来,看来豆腐的定义也得改写才行。食品安全如此让人揪心,这就不是相关部门在“假蛋事件”后所坚称的“和自己无关”,而是关联很大。

  豆腐也能造假,不能不惊叹技术发达。生产商无牌无证生产,还假冒外地注册品牌销售,这已是多重违法,理应受到惩处。

  假豆腐由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三种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姑且不说变性淀粉是个什么淀粉,对消费者的健康是否有害,单说白色素,就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所谓“白色素”,不过是增白剂的另一种说法。此前,面粉生产中加入增白剂,已遭到消费者的质疑。那么,使用“白色素”生产人造豆腐,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消费者的危害更严重。

  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征求意见稿显示,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面粉增白剂”。因将禁止执行期设置为一年之后,被公众指责为时间太长。因此,禁用“面粉增白剂”要拓展到其他食品生产领域,让增白剂无法转移战场,直至在整个食品生产领域完全消失。如果禁用“面粉增白剂”苍白无力,增白剂即使能与假豆腐道别,可能也会在其他假食品中枯木逢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