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沈阳晚报:“带饭族”隐喻的社会问题

2011/1/5 13:25: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眼下,在不少城市的白领中,自带午餐上班悄然流行。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28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就有这样的“带饭族”,其中20.0%的人表示这样的人“很多”。受访者中,47.6%的人希望做“带饭族”;18.0%的人说,自己就是“带饭族”。

  (《中国青年报》1月4日报道)

  看上去带饭上班不过是我们这个社会里一个再小不过的问题,但其中隐喻的社会问题却真的不少。

  首先,自然是物价上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没有人能预期,既然无法预期,那么在现金流有限的情况之下,开源节流自然成为一部分白领的首选。“带饭族”的重新兴起,实际上与收入的相对缩水有着相当直接的关联。

  其次,食品领域里频发的安全事故,让人们对于外卖的午餐心有余悸。地沟油、抛光苹果、羊(鸭)肉串、漂白杏仁、陈年大米、塑料米粉……如果还要一一列举,恐怕还会开出一长串的名单。如是的一幕一幕有关食品安全的小电影,在印证了相关部门不作为的同时,也让人们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靠人不如靠自己。连老农都知道专为自己家开半亩不喷药的菜园子,那么出于爱惜生命的角度考虑,带着自己做的饭,自然相对健康与安全。

  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带饭”成为一族,实际上涉及了我们这个社会两个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是难以抑制的物价上涨,二是难以监管的食品安全。前者影响经济收入,后者影响身体健康。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之际,还有什么比这两个问题更重要的事情?这与坊间的“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的嗑岂非异曲同工?

  当然,并不是说“带饭族”的产生是件坏事,也不是说中国青年报的这个调查真的就有七成的白领加入到“带饭”的大军之中,统计只是个大略的数字,不必太过于执著于此。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带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可能性。

  对于有关部门而言,或许更应该审视“带饭族”所隐喻的社会问题,无论是物价上涨给公众带来的强大经济压力,还是食品安全给我们带来的健康之忧,这都不是靠每天中午吃一盒自己做的饭菜所能规避与解决的,而需要有关部门拿出更多的对策,去应对那些引发民生之忧的问题,相信如果两个问题能解决好一个,那么“带饭”都不会蔚然成风的。

  至于有白领喜好扎堆而带饭,非要在带饭的过程中寻找群聊的乐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