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广东阳江市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水产出口势头强劲

2011/2/28 15:28:25 来源:北部湾东盟经济网

    近年来,阳江市大力推动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水产品加工出口由弱转强,规模快速扩张,出口额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去年全市水产品出口总量7.62万吨,出口额4.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20%和51.31%。近两年阳江市水产品出口增幅均超过50%,增速居广东省首位。

  据悉,目前阳江市有水产加工企业44 家,加工能力约25万吨/ 年,主要加工产品有鱼丸、对虾、罗非鱼等,产品出口到美国、韩国、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马来西亚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加工业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发展,如阳江市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带动了2 万多亩出口备案基地从事无害对虾养殖,可直接和间接带动社会就业人员1万多人,其中带动虾农约400户。

  据介绍,为保障加工企业有充足的水产品资源,阳江市在促转型、抓生产上有新突破。各地不断调整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大力发展深海和远洋渔业。仅去年,全市新增渔船就达到338艘,拥有钢质渔船258艘、功率80531千瓦,促进渔船向安全、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阳江市在南沙渔场生产的渔船有30多艘,经常在外海、深海渔场作业的渔船达1070艘。同时,阳江市注重抓好捕捞生产,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池塘建设。

  为增强水产品出口能力,阳江市高度重视培育渔业龙头企业,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渔业产业化发展和转产转业等资金,大力扶持一批实力强、规模大、带动广的渔业龙头企业。目前,阳江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其中,市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新厂区已投入使用,成为全市首个出口突破1亿美元大关的企业。

  同时,阳江市还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开展和指导申报国家和省级品牌。蠔产业目前已成为阳江渔业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近年来,阳江近江牡蛎(蠔)产业已形成种苗生产、养殖、加工、流通等相配套的产业链和行业服务体系,蠔产品畅销中国一线城市以及东南亚、港澳等地区。

  在品牌战略的积极落实下,去年阳江市新增2个省级渔业名牌产品,现拥有省级名牌产品总数达7个,阳江市和阳西县申报的“中国蚝都”和“中国蚝乡”获评审通过。在区域性渔业品牌的影响带动下,企业以品牌拓展国际市场的意愿大大增强。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阳江计划打造广东重要现代化海洋捕捞渔业基地、优质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现代渔港经济示范区和水产品物流基地等“五大基地”,在新形势下,阳江市将继续保持优势,争当全省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