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岳德荣:农业进步或会被“洋种子”掐住命门

2011/3/10 10:18:33 来源:慧聪网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达5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跨国种业巨头纷纷抢滩。

    而有数据显示,去年“洋种子”已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个数字在今年两会上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那么,科技创新如何让国产种子打赢“翻身仗”呢?

    市场开放原本无可厚非,但许多代表委员担心,一旦外资控制和垄断像玉米、小麦这样的大田作物,会对农业安全造成威胁。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则直接表示,如果在种植业市场失去话语权,农业进步可能会被“洋种子”掐住命门:

    岳德荣:如果真让它垄断以后,那么价格它可以漫天要价,农民会为此付出更高的种粮代价,还有一个问题,一旦垄断,科技进步就停止了。到那时候,那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他给我们的甜头,现在看我们吃大亏了。

    如何顶住压力和考验是国产种子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喜莲》的原型周春莲作为一家农业种子公司的负责人,今年带着“种子致富路”的议案来到北京。春莲觉得,让农民从对洋种子的依赖转到对国产种子的喜爱上,还要靠产量和品质的市场竞争力:

    周春莲:我觉得产品要靠品质,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种子也是如此。凭你种子的优点去竞争市场。他愿意买你的,这是你的市场。

    春莲坦言,国产种子的这条致富路需要科研的投入和时间的付出:

    周春莲:蓖麻杂交种子一年都不差都得12年出一个东西,我搞了14年,因为不一定每年都成功。

    由此,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认为,面对洋种子的入侵,政府在研发上还需出台政策扶持:

    岳德荣:除了出台政策,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之外,国家还应该在一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比如种子企业如果定位高新技术企业,那对它来说有很大帮助。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除了提升科技自主创新,中国种子企业在观念上要主动参与竞争:

    党国英:粮食安全主要是立足于我们自己,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特别是种子的研究机构,让他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把我们粮食的竞争力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