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山寨洋水果充斥市场 国产货贴洋标签涨价10倍

2011/4/23 15:58:46 来源:青岛早报

    新闻核心

    印度的青蛇果、泰国莲雾、菲律宾凤梨、新西兰的"奇异果"……走进岛城大型超市,琳琅满目的洋水果让人眼花缭乱,与国产水果相比,洋水果身价高出好几倍。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市面上出售的许多所谓进口水果其实不姓"洋".

    一个凤梨两个国籍

    家住人民路的市民刘先生最近遇到蹊跷事:他在自家附近一超市里购买了几斤"菲律宾凤梨

    ",结果付款时打印出来的购物小票上却标着 "海南凤梨".刘先生问促销员,为何一个水果两个产地?得到的答复是 "都是凤梨,差不多。""哪能差不多呢?菲律宾凤梨啥价,国产凤梨啥价?"刘先生告诉记者,菲律宾凤梨每斤价格在5元以上,而国产的不过两块多钱,差了一倍多。"单从外观上,我们普通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这些水果的产地,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它们到底产自哪里呢?"刘先生问。

    洋水果成水果贵族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岛城几家大型超市探访,发现水果摊里的 "洋水果"还真是不少,而且价格比国产水果贵出好几倍。像美国红蛇果,仅两个售价就在20元以上,而两个国产普通苹果售价在2至6元左右;泰国山竹每斤售价29.8元,国产山竹10元左右;新西兰"奇异果"每斤13元,国产猕猴桃售价不过5元钱;菲律宾香蕉每斤售价11.8元,普通香蕉2.5元……每个洋水果上都贴着印有英文及当地国家文字的标签,大部分还是缩写,但是产地等信息却让人看得不知所云。记者在超市内观察发现,前来选购洋水果的市民还真不少,许多人往往都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产地,几乎没人对这些洋水果的身份产生怀疑。

    贴上洋标签卖得快

    在香港中路一家大型超市,记者发现这里的洋水果标签上只有英文,没有标明产地,"这凤梨是哪产的?"记者拿起一个凤梨问售货员,"菲律宾的,口味比海南产的好吃多了。"记者问为何标签上没有产地,售货员货都是空运过来的,产地都在大包装上。

    记者又来到在街头摆摊的一水果摊位前,"这个提子是哪里产的?""美国的,20块钱一斤。"摊主说着拎起了一袋。记者看到,这个袋子上印着"PRODUCE TOCHINA",英文表达方式不伦不类。"猕猴桃呢?"记者问,"马来西亚的,4元钱一个,不单卖。"老板说。记者看到,这些猕猴桃每个上面都写着"OSCAR"外文标贴,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这个品牌应该是西班牙一个进口猕猴桃的品牌。这名摊主告诉记者,标签上的英文他也看不懂,但是贴了标签的水果卖得快,现在的人买东西不光图实惠,也图好看、有面子。

    国产水果爱穿"洋"装

    调查发现进口水果的标签可随便买随便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河西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熟人介绍,与一位专门批发热带水果的摊主王先生交流。"你这里进口水果多吗?"王先生一听,笑了,说,"进口的?我这没有,现在哪有那么多进口水果。咱这里买不大着进口的,都直接送到大超市了。""那路边摊上那些进口水果都从哪来的?"记者问,王先生一听低声道,自己这里的热带水果品种很多,不少市内的水果零售店都从他这里批发,拿出去零售的时候都成了 "洋水果"."贴个标签,换个盒子就成了,谁能分出水果哪个是外国的哪个是中国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热带水果长得都差不多一个样,进口水果无非就是名字好听而已。

    "就说这个猕猴桃吧,我们进的时候都进小的,这样容易装成新西兰奇异果,猕猴桃才三块多钱一斤,变成奇异果就成了10元一斤了,贴个洋文标签就行,现在这种标签很多地方都买得到。"王先生透露,最容易被假冒的猕猴桃、苹果、榴莲等水果基本都是产自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等地,它们与国内水果相比,外观上很难区别开来,口味也较接近,一般消费者难以辨别。经销商从国产水果中挑选出外观漂亮、大小均匀的,再贴上英文标签,消费者就无从分辨了。而这些用来冒充洋水果用的标签,在市场里是能买到的。

    经王先生介绍,记者找到一家出售这种标签的商家,得知记者要购买进口水果的标签,对方立即拿出好几张写有不同内容的贴纸,让记者自己选。"我也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你随便贴就行了,卖水果的都用这个,一贴就能卖出好价钱。"这名商贩说。

    检验检疫局-- 单个水果标签难管

    记者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国外水果进入中国要过多道关,所有进口水果标签都必须有中、英文对照字样,外包装箱上名称、产地、包装厂名、联系电话以及商品代码等信息,也要用中英文注明。但对于单个水果的标签我国并无明确的管理要求。批发商进货时可要求对方提供检验检疫证明来辨别真伪,但普通消费者从标签上确实难以辨别。对每个水果的标签进行监管难度太大了,因此不少商贩会钻空子。现在大家看到的贴在水果上的标签,有的是由国外水果商提供的,有些则是国内商贩自行贴上去的。

    商务局-- 洋水果多龙眼香蕉

    记者从商务局了解到,岛城进口的水果中,龙眼和香蕉占绝大多数,去年这两种都在800万公斤左右,而其余的水果则数量很少,有很多水果的进口总价都不到1万美元。

    据商务局有关人员介绍,真标签通常易贴难撕,有防伪标志,而假标签却很容易从水果上撕下。据了解,进口水果的标签都有产品代码。标签下方一般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标有水果的英文名,最上方是出口企业的英文名。而标签上大都有以3、4、5开头的阿拉伯数字组。3开头代表该水果喷洒过农药,4开头代表是转基因水果,而5开头就表明该水果是杂交品种。

    工商局-- 洋标签不能单独卖

    "进口标签是不允许单独销售的。"青岛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严处长称,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水果时,可以向商贩要求提供进口水果的来源证明,若提供不出来,可以认定是虚假宣传。"对一些水果商将本土水果贴标签冒充洋水果的行为,"我们会不定时抽检,一旦发现将取缔该商户的经营资质。"严处长说。

    提示 洋水果价高未必营养高

    "进口水果跟国产水果从外观上很难辨认,只能通过经验从口感上辨认。"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刘成连副院长表示,在营养价值上,进口水果与国产水果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是里面各种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况且"洋水果"在漂洋过海的远距离运输后,新鲜度总会下降一些,营养价值也会有损失。"洋水果"为了满足长途运输的需求,肯定会采用一些保鲜剂处理,也往往会打蜡。吃洋水果时最好把果皮去掉。(徐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