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高明蔬菜年内计划在禅城设50专卖点

2011/4/29 10:25:50 来源:南方报网

    南方日报讯 (记者/尹辅华通讯员/蔡建伟)380亩蔬菜种植基地,实现从种子到销售一条龙服务。昨日记者在高明区白石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经营区了解到,虽然国内多地近期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但高明区种植优质蔬菜的老区菜农却因种销一体化模式而高枕无忧。据悉,产自于革命老区的高明无公害蔬菜年内可在禅城50个专卖点上市。

    新模式让菜农每年每户增收15000元

    白石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区主要种植和销售菜心、白菜等无公害叶面菜,今年初正式投产,目前日产量5―6吨(正常投产约10吨/天)。

    “我们目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中介’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在保证菜农正当收益的同时,减少市民开支。”该项目负责人梁庆权表示,希望通过模式辐射带动500户农户,预计为每户一年增加15000元收入。

    记者了解到,一对在该生产区工作的夫妇,上个月并没有因为“菜贱”造成收入减少,相反还创造了单月收入过万元的佳绩。

    对于可能出现的蔬菜供需不平衡,即上市蔬菜大于市场需求,造成蔬菜烂在地头问题,白石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经营区拟投入生产设备,对不能上市的蔬菜进行二次加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力争为老区贫困户“造血”

    45岁的陆姨昨日中午正在田中收菜心,她笑称自己已经不像普通农民,反而更像工厂工人。“自家原有2亩地,没有加入这个种植基地前,一直靠天吃饭,原来种西瓜曾经出现几分钱一斤(收购价)的行情,即便光景好也只有500元每月。现在来到这里,租种12亩田,不光每日发工资,卖得多还有提成。”

    “我们现在有员工60多人,其中20人为当地农民,这些人负责收割蔬菜(日均工资为55元),我们将他们土地承包后,再租给他们,他们现在需要的只是收菜,至于种子、养护、销售等环节费用完全由公司承担。”梁庆权给记者算了笔账,这些租用他们土地的当地村民,除了每月实收1600多元的工资和一笔生活费外,公司还按每斤菜0.32元的提成比返还给菜农。

    “高明既是佛山的农产品重要输出地,也是佛山的革命老区,帮扶户较多,老区迟迟未脱贫已是‘富佛山’之耻,近一两年市、区政府正在抓紧实施革命老区扶贫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办法为有能力的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高明区革命老区建设“双到办”主任麦剑平表示,目前全区有584户有劳动能力但是年收入低于2500元的帮扶户家庭,而推广绿色蔬菜种植技术,一方面能加快高明区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为有“造血”功能的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所有客户都是回头客”

    目前白石优质蔬菜产业项目所产的菜心、白菜等蔬菜大部分供应佛山各大市场、学校,另外还在罗村街道中南批发市场有专门档口批发销售,鸿益配餐(广东省第二大配餐企业)、佛山宾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单位已成为其客户。

    “我们的蔬菜还将在禅城的同济、山紫、普军市场上市。”梁庆权介绍说,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运作,两年内辐射周边农户,发展优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日产优质蔬菜50吨,另外扩大销售渠道,计划年在禅城建设50个专卖点,并逐步扩展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

    “蔬菜属于看天吃饭的商品,每天的价格都不同。以菜心为例,前天批发价还是2元/斤,但是昨天降到1.6元/斤,我们现在把菜心收购价定在1.5元/斤,虽然其他渠道生产的菜心收购价比我们低0.2元,但由于我们使用有机肥,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商,最终售出价格都能比其他产品便宜。”梁庆权认为,因为品质有保障,所有客户都是回头客,在禅城开设专卖点应该有较大保障。

    【相关】高明年内启动九大老区扶持工程

    高明今年提出,将通过市区镇三级联动,以项目为载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两年时间实现老区旧貌换新颜,今年重点是启动九大扶持工程,采取“一户一法”扶贫措施,对革命老区的49个行政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及以下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同时,全面落实“十大惠民工程”。

    据了解,为了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佛山将扶持老区农村居民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以“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市财政每年安排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将向老区企业倾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