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整治食品添加剂要防止来去一阵风

2011/5/5 9:47:34 来源:新华网

    5月4日《宁波日报》报道,宁波市质监部门已全面启动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以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加工品、酱腌菜、食用油等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为检查重点。

    早该出手整治了。自从染色馒头事件曝光后,本来就对添加剂心存疑虑的我,现如今已患上了添加剂恐惧症:再不敢吃在包装袋或罐装食品上标有山梨酸钾、柠檬黄、甜蜜素等添加剂的食物了。昨晚还在电话里一再告诫儿子不要吃标有添加剂的食物。但不管我怎么小心,仍难以逃避“食面埋伏”,无处不在的添加剂食物随时都在等着我。5月3日晨,在回单位上班的路上,我买了一瓶玉米汁,一尝就感觉一股异味,再细看上面极细的文字,方知里面添加了柠檬黄、安赛蜜等添加剂,真是防不胜防。

    上述遭遇表明,现代人已经无法避免食品添加剂,除非不吃饭,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吃与不吃的问题,而是吃多吃少,是否吃得安全的问题。从上海、温州曝光的两起染色馒头事件看,工人只是凭手感来决定加多加少,根本没有标准可言。这样,势必会造成添加剂的超量使用和不按要求使用,即将不该使用的某种添加剂也掺杂到某种食品中去。而添加剂均是化工产品,数量虽小,但成分复杂,作用很大,为了达到保鲜、保质效果,应该怎么加,加哪种添加剂,怎么控制数量,诸如此类的问题,十分专业,监管起来难度很大。

    因此说,专项整治必须突出一个“细”字。怎么个“细”法?美国的经验可资借鉴。美国法律规定,由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直接参与食品添加剂法规的制定和管理。一种添加剂在被批准使用的同时,FDA会详细规定“这种添加剂可被添加到哪些食物里”、“最大添加量是多少”、“标签上应该怎么写”。并且每隔若干年后,其安全性会被重新评价和公布。如有研究显示某种添加剂不安全,或人们的摄入量发生巨大改变,FDA都会重新对这种添加剂进行“审查”。正因为美国对添加剂用法定得很细,才阻止了添加剂的滥用,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

    专项整治的特点往往是来去一阵风,整治的当口,雷声大雨点也大,成效显著,但风声一过,往往就会故态复萌。我希望宁波市能以此番专项整治为契机,在取得整治效果的同时,建立起常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将如何监管食品企业使用添加剂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就像美国那样,细化使用原则,细化监管手段,细化惩处条例,以此来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王学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