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有些什么?揭开果汁健康迷信的面纱

2011/5/6 10:59:31 来源:文汇报
    在现代人对健康的诸多错误认识中,果汁也许是最具迷惑性的。首先,它来自水果,而水果是健康专家通常推荐的食物,因此,果汁的“家庭出身”看起来很正面;其次,在各种广告中,果汁也都被打上了“健康饮品”的烙印,仿佛每天喝上一大杯,就是富裕家庭的良好生活方式。而更关键的是,果汁的确好喝,无论是滋味还是口感,都远胜于白开水。
   
    那么,这种看似健康的饮料,它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它能带来健康吗?
   
自制果汁里都有些什么?
   
    餐厅里的酒水单上,自制的果汁类饮料大都种类繁多:西瓜汁、橙汁、玉米汁、杂粮汁……但事实上,他们未必是果汁。
   
    市食药监管所所长顾振华昨天告诉记者:餐馆中自制饮料一般有3种方法:一是直接用水果打成汁,有时会兑些水;第二种是加入部分果汁,其余则由果汁粉或浓浆调制;第三种则完全是人工调制的。
   
    顾振华说,果汁粉是由复合香料和多种添加剂等构成,具体成分取决于生产厂家。可以说,只要加入了果汁粉,那么它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果汁,而是混合了食品添加剂的复杂液体。现实中,市场上流通的复合果汁粉有些产自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正处于监管的薄弱地带;而餐饮单位对所购买的果汁粉,有时很难真正了解其中成分,更没有鉴别的能力。
   
    熟悉餐饮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真正的鲜榨果汁,基本上很难找到,且不论成本太高,天然果汁不像勾兑果汁,颜色不够清澈,甜味、香味也不够,有时甚至还有酸苦味,许多人喝不惯。因此,用少量天然水果,加一点果汁粉(浓浆)勾兑一扎果汁,不仅利润可观,还容易受到欢迎。
   
    在淘宝网上,记者发现,玉米、紫薯、橙汁等各种口味的果汁配料应有尽有。一位卖家在商品说明中给出了如下的勾兑配方:用50毫升水果伴侣,10克优果粉,适量优果糖,配合300克蔬果加水榨汁过滤后,就会得到一扎(大约1.5升)新鲜健康的鲜榨果汁。
   
    顾振华表示,为了管好勾兑果汁,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文,要求各餐饮单位必须在5月底前将自制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报监管部门备案,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之后,监管部门会再指导饭店合理使用添加剂,并督促他们在采购复合果汁粉时审核生产企业的资质,核对产品质量。
   
    “食品添加剂本没有错,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合适的剂量,是法规允许的,有时也是利于食品安全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个别厂家、商家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并不懂得适用范围和安全剂量,甚至购入了很多低价的、且说不清成分的物质。”在有着数十年食品监管经验的顾振华看来,对自制饮料的食品添加剂实行报备、公示制度,未必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说心里话,自制饮料的管理难度实在太大,其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餐饮单位最好不要提供自制饮料给顾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