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食品添加剂并非不允许使用

2011/5/10 14:41:37 来源:泉州晚报

    牛肉膏、药水豆芽、染色馒头等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的曝光,让一些消费者“谈添加剂而色变”。针对近期《经济110》栏目热线接到市民咨询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合理使用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有助于食品保鲜可口,市民不必因此担心。

    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

    “没有食品添加剂,方便面保存不了两天就要下架了。”我市一休闲食品企业负责人苏先生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600余种,其中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类别。如生产面包时使用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方便面中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肉制品生产中的发色剂亚硝酸盐、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等。

    “以一批雪糕为例,其甜蜜素控制在每千克含0.65克范围以内,这批雪糕食用较为安全,一旦超出这一范围,食用雪糕就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据介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必不可少,但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相应的标准规定指标,只要不超出这一指标,消费者就可安全使用。

    让“化妆”食品现真容

    消费者如何在鱼龙混杂的食品市场里辨别真假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识别一些常见的糕点、面食是否滥用添加剂,其实很简单。

    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靠“口感”识别部分食品的真材实料。记者了解到,全麦面包以及添加了玉米粉、燕麦粉、豆粉等杂粮的主食在商超中卖得较好,个别产品是在细粮中加色素冒充的。

    “馒头等粮食制品是不允许直接加入合成色素的,而糕点彩装时可用少量合成色素(如蛋糕上彩色的花),消费者如发现购买的玉米馒头颜色较重,且质地细腻均匀,其很可能添加了合成色素。”一餐饮界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粗粮难以发酵,所以玉米馒头的质地和口感没法伪造,如果玉米馒头的口感细腻得像白面馒头一样,那肯定是假冒产品。好的玉米馒头需加30%的玉米粉,其质地肯定比较粗糙、弹性差,使用合成色素制成的假玉米馒头,其颜色来自黄色素,香气来自玉米香精。

    此外,有些“全麦食品”看起来黑黑的,实际是加焦糖色素做成的;有些所谓全麦馒头是在染色白馒头上撒点麦麸来“化妆”,这种馒头口感仍与白馒头一样,消费者却难以闻到“麦香”。

    把控添加剂使用比率

    “消除滥用食品添加剂及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归根结底离不开食品企业的诚信。”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生产环节,食品企业应把控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比率,如在一款食品中,每千克食品只能使用多少克的几类食品添加剂,在检测中检出的添加剂超标食品应坚决销毁。在加工环节,食品企业须认真建立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专用台账,确保企业原料进厂合格,并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状况,确保出现问题可追根溯源。

    食品行业人士表示,食品添加剂应该多用“减法”,在可添加可不添加时,尽量不添加,在不得不添加时,尽量少添加。让食品行业从发展化学品为主转向以天然品为主,走“少添加、不添加”的绿色食品之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