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不过期”食品暴露监管缺位

2011/5/11 6:13:50 来源:大众日报

  深圳一家大型超市的供货商,有专门的员工负责为退还的货物更改生产日期。这种“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深层原因在于食品退出机制混乱,监控体系不健全,导致行业陋规蚕食食品安全。禁止“永不过期”的食品,一是要从经济处罚和法律追究上加大违法犯罪成本。二是明确部门权责,加大监管力度。三是要完善食品退出与销毁机制,即过期食品退出与销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

  交警道歉是一种“民心疏导”

  近日,长沙交警在道路发生拥堵后登报道歉引发网友热议。交通堵塞,首先需要安慰和疏导的,其实是市民百姓的“心堵”。有关机构和部门若能恰如其分地展露歉意、表示谢意,往往会换来社会公众的更多耐心和支持。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治理趋向来看,着力将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显然也应从善如流、与时俱进,不断把民心疏导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办事窗口不能沦为骗局帮手

  重庆市双桥区发生一起涉案上亿元的房产诈骗大案,近200名受骗者出资购房或放出借款,结果落入陷阱:政府办事窗口交给他们的是假备案和假抵押。作为典型的诈骗犯罪,自有适用法律予以制裁。但是,更须警惕的是有人利用公权力不当寻租行走在法律规范的边缘线上。政府办事窗口,只有为百姓办事才有存在意义。因此,通过机制隔绝犯罪行为固然是基本要求,减少其他不当寻租空间也是应有之义。

  对精神病诊断须严格规范和监督

  因为有上访经历,因为与领导发生争执,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郭俊梅被鉴定为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并被调离岗位、建议治疗。不难想象,一个正常公民被诊断为精神病而被收治,被切断同外界的联系,人身失去自由,其公民权利被限制、剥夺,司法正义的庇护无法企及。这样的情形无疑会成为现代法治的阴霾,由其衍生的恐惧最终会影响公民自救与监督的心理。正因为宣布一个人有精神病的医学结论,对公民权利乃至整个社会具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这种医学诊治作出更严格的规范和监督,并设定必要的法律责任。要知道,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治疗行为,是公民权利的大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