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甘肃省防治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

2011/5/16 9:35:25 来源:人民网

    进入“三夏”,甘肃省各级植保部门和当地干部群众在天水、陇南、中部及六盘山等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打点保面,发现一点、消灭一片,发现一片、消灭全面,对有发病中心、发病带及发病点的田块,立即喷药扑灭,千方百计控制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的蔓延。

    甘肃省冬麦区及中部冬春麦混种区海拔1500米以上范围内,是小麦条锈病的越夏区,面积约480万亩。条锈病越夏菌源通过侵染早播秋苗进行繁殖和扩散传播,向黄淮海地区以及川鄂地区提供大量侵染源,导致这些地区条锈病的流行,故全国许多科研机构把甘肃称为全国小麦条锈病的“策源地”,影响着全国小麦主产区的黄海地区小麦生长和夏粮生产。今春以来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发生较轻,发病仅限于陇南南部,面积不足5000亩,是常年发病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主要得益于去年的秋季防治,去年秋播拌种达720多万亩,占冬麦面积80%左右,秋苗防治186万多亩,约占秋苗发病面积的80%。

    当前正值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为减少条锈病菌外传菌源量,减轻中东部省份的防治压力,我省农牧部门及早制定监测防控预案,加强对麦田病情监测,密切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对农民宣传培训,开展条锈病定点观测和大田普查,分发省上下拨的防治药械,及早开展对发病中心的挑治。

    同时,甘肃省科研人员从长远探索根治小麦条锈病的措施,提出退麦改种,即逐步将越夏区小麦种植面积压缩到最低限度。今后,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将重点围绕退麦改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药剂拌种、秋苗及早春统防统治等关键措施,力争将全省小麦条锈病持久控制在轻度流行或不流行状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