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完善市场秩序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2011/5/20 14:23:11 来源:法制日报

     近年来,一个接着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诸如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毒大米事件、红心鸭蛋事件、苏丹红事件、毒豇豆事件、“问题蔬菜”事件、“毒韭菜”、“黑豆腐”作坊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无一例外进入民众的视线,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全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已从法律法规到政策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督防控手段,如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刑法及其他相关条例的制定,规定了有关惩治假冒劣质食品生产者、不作为乱作为的政府相关监督部门负责人的条款,近年也增加了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经济赔偿的条款,还有诸如肉猪运输、流通需要持有“三证一标”等具体规定。但是,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并没有因此减少,而是持续不断地发生呢?

  众所周知,我国每年大量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就很少发生类似的问题,这不禁让人们产生一种疑问,我国国内食品生产与出口国外的食品生产的监管、执行的法规制度和行业标准真的有别吗?回答是否定的。问题就出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不同,出口国外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审查,一旦出现问题,产品卖不出去赚不了钱。因此,生产者必然要加强食品质量的监管;而在国内,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不甚严格,甚至出现“暗箱操作”的问题,不合格的产品可以流通、可以赚钱,那么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一些无良的生产者也就能省则省,利益最大化了。所以,只有国内的经济环境达到良性的循环,各个生产、销售、监督环节合法合规,环环相扣,从根本上“埋葬”恶性的食品生产链条,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食品安全体系,让国人吃到安全的食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