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监管重在勇气和决心

2011/6/10 13:07:24 来源:乐山日报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曝光称,在制作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时,有些黑心厂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回收料作为原料。专家称,回收料来源复杂,有的甚至用医药垃圾,用这种超薄塑料袋盛装食物,不明物质会析入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从今年“3·15”曝光的瘦肉精,到不久前的毒血旺、福尔马林泡毛肚,再到至今在台湾仍未平息的“塑化剂”事件,以及刚刚浮出水面的有毒塑料袋,人们不禁要问,由食品安全引发的种种危机为何一直屡禁不绝,甚至年年都有抬头之势。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及相关职务犯罪。对于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一纸严令,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交警部门在治理酒后驾驶屡屡失效后,最后通过更为严格的刑法才掐住了酒驾者的“七寸”。重罚之下,岂有负隅顽抗者。在全国首例酒驾者入狱,明星高晓松连说“对不起,再不酒驾”之后,每个开车者一定都会好好掂量掂量,何为“勇夫”,何为“智者”。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与百姓相关的种种生活必需品的监管,应当拿出与治理酒驾同样的决心和勇气,使出重拳,焉有治理无效之理。

  近几年来,由于媒体关注度大大提高,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社会热点难点被端上桌来,有了被评议和讨论的平台。在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部分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满意的结果。公众力量在参与社会事务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纵观近年来“3·15”曝光的一些消费者维权案例,都是拿起法律武器果敢同不良商家斗志斗勇的热心群众。然而,在观看“3·15”维权案例的同时,我们又深深感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群众还是太少太少。很多群众在遇到消费陷阱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在消协处理问题时嫌麻烦而作罢。正是源于此,一些食品安全隐患迟迟未能浮出水面。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鲜少看到有关政府部门开设的食品安全投诉论坛,网友们反映的问题一般都是零散地在各大网站“灌水”,难以形成舆论攻势。除了设置消协,为普通市民开拓更加自由更加方便的舆论空间,也不失为提高公众参与食品监管的有效途径。

  食品安全监管还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只有通过合力治理,人人参与,才能让食品安全给我们带来的阴霾早日消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