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地产水果冒充进口货 标签自贴

2011/6/15 13:55:55 来源:北青网

    水果市场猫腻多

  炎炎夏日,除了品种多样的饮料外,水果成为消暑解渴的最佳选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价格低廉的国产水果被人们所喜爱,就连价格高昂的“洋”水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然而,当消费者为包装华丽、标签精致的“洋”水果慷慨买单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价格远高于国产水果的洋货也有假冒的?5月9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市场和商贩,对“洋”水果市场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洋”水果身份成谜

  “这是美国红提,是进口水果,35元一斤!”在鼓楼巷市场内,当记者指着箱子里的提子询问摊贩时,摊贩告诉记者,因为是进口水果,所以价格比国产的贵一些。同时,他还拿出另一串看起来略小的提子说,“要便宜的就只有这种国产的,只要10元钱。”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还有哪些是进口水果时,摊贩指着标有英文字母的箱子称这些都是进口的。记者看到,这些水果的包装箱标识十分混乱,苹果、提子等不同的水果,所用的包装盒都一模一样,盒上标有各种英文字母。

  “我们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货的,批发商说是进口的,而且价格比普通的要贵,所以我卖的肯定是进口水果!你不买就算了!”发觉记者询问得非常仔细,商贩变得不耐烦起来。无独有偶。通过走访,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及水果店里都发现了“洋”水果的身影,但除了印有外文标识的包装和标签外,销售者都无法提供其销售进口水果的证明。

  “洋”标签自己贴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进口’水果,都是自贴标签的。”一位与记者熟悉的水果商贩告诉记者,其实市面上出售的绝大多数“进口”水果都是国产水果。一些商贩从国产水果中挑出一些品质、外观较好的水果,经过打蜡、包装,就成了“洋水果”,以几倍于原来的价格出售。这些国产水果无论在外形还是品质上与同类的洋水果都十分相像,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分辨。

  6月9日上午10点多,记者跟随这位摊主在摊点前等来了批发商送水果的小货车,只见小货车的司机在卸完货后,随手从车里拿了一叠标签给摊主,记者凑近一看,原来是有各种英文字母的标签。摊主告诉记者,批发商时常会带送这些“洋”标签。一些商贩在销售时在国产水果上贴带有英文字母的标签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标签”,结果出来一串店家名称,价格为5分钱一个。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