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江德斌:勾兑出的“醇豆浆”错在不诚实

2011/8/1 13:50:53 来源:搜狐网

 作者:江德斌

  28日,广东一家肯德基门店外堆放着几箱豆浆粉原料的图片,在微博引起热议。记者按豆浆粉兑水比例计算,每杯豆浆成本约为0.7元。众网友不满肯德基用豆浆粉冲调豆浆,“街边的豆浆还是煮的呢,那么贵的豆浆竟然是豆粉!”肯德基承认其豆浆系浓缩液或豆浆粉调配而成,且其豆浆广告从未宣传“现磨现做”。(7月29日《京华时报(微博)》)

  肯德基承认所卖“醇豆浆”是勾兑的,却声称没有宣传过“现磨先做”,其潜台词乃是消费者“自作多情”,以为7元钱一杯的豆浆就是磨出来的。

  按说产品销售价格的贵贱,与其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关系,但却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制于宣传费、销量、产品竞争力等等因素。所以,肯德基的“醇豆浆”卖7元也好,卖70元也罢,都是其自主定价,不能单纯与路边摊相比较,更何况,谁能够保证路边摊1元一杯的豆浆就不是勾兑的呢?而且不光“醇豆浆”是勾兑的,肯德基里的咖啡、可乐、茶饮也都是勾兑出的,那么,是不是也要一概批责呢?

  肯德基的错不在是否勾兑豆浆,错在没有说明制作程序,等于是有意向消费者隐瞒用豆浆粉调配“醇豆浆”的事实。在肯德基的电视广告片里,关于“醇豆浆”的台词主要强调该豆浆的独特味道,以及黄澄澄的大豆、乳白的豆浆镜头,虽然广告片没有指明“醇豆浆”的制作工序,但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误解,认为昂贵的“醇豆浆”乃是磨出来的。这种营销广告式误导,乃是利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常识打擦边球,从而牟得超额利润。而按照相关法律,可认定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加以处罚。

  商家赚钱乃是一种本能,这本无可诟责之处。如果因为“醇豆浆”的勾兑成本仅为0.7元,就责怪肯德基不该赚钱太多,实则没啥道理。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在中国的定位本就不是廉价食品,而是时尚、卫生、享受等。这就跟味千拉面把一个日本地方小吃,引进国内后做成遍地开花的高档面馆一样,都是属于商家的经营定位策略。

  不过,肯德基的“勾兑豆浆”、味千拉面的“勾兑骨汤”,将餐饮行业的潜规则暴露出来。以往只见过街边小店用浓缩汁或果汁粉调配出的“鲜榨果汁”,现在才知道原来国际连锁餐饮亦会玩这个虚招,让公众开始怀疑它们的诚实度,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餐饮“秘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