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港媒披化学酱油或致癌 温州酱油清一色酿造

2011/8/15 8:39:58 来源:新浪网

  将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等7种调味料及化合物混一起,就能调制出“化学酱油”,当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可能会释放致癌物。港媒日前的一则报道引发全国关注。近日,记者多方走访未发现这种“化学酱油”,我市市场上的酱油都是标注“酿造”的。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超市、便利店、副食品店、农贸市场等。他们销售的酱油品种很多,涉及太太乐、味事达、海天、海螺、厨工等。在这些品牌酱油的包装上,记者发现均标注“酿造酱油”,有些还在前面加了“100%”、“特级”等字样。在这些酱油的配料表中,记者未发现“化学酱油”中的配料“水解植物蛋白质”。它们的配料大多是:水、食用盐、黄豆(或非转基因脱脂黄豆)、小麦、白砂糖、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多是: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安赛蜜、山梨酸钾等。

  据了解,酱油可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含量不得少于50%),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根据国家规定,若售卖的是配制酱油,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明。

  “太可怕了,连酱油都不安全了!我们家吃什么可都要放酱油、醋的!”消费者叶女士在网上看到报道后甚为震惊。与叶女士一样,很多温州人都习惯食用酱油、醋。报道出来后,很多市民都有些后怕。朱女士告诉记者,聚会时,有朋友经常提“烧菜时尽量少用味精、酱油等调味品”,原来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真要注意,尽量多用肉汁等原料来取代一些调味品。

  据市食品研究所所长陈显群介绍,食用级别的酸水解植物蛋白,在限量内国家是允许使用的,但必须标明。但现状是,少数不法商在制造酱油时加入通过皮革水解而来的植物蛋白,以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人长期食用这种酱油有可能致癌。不过,这种酱油一般是通不过检测的,因为在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的同时,氯丙醇会超标。

  他提醒消费者,买酱油时要注意看配料表,尽量挑选添加剂使用较少的酱油;注意看指标,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氮含量高的酱油营养价值高;注意看工艺,酱油有“酿造”和“配制”之分,尽量选标签上有“酿造”字样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