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谁“阻挡”了海底捞

2011/8/24 9:21:06 来源:千龙网

 近日,在餐饮界享有盛誉的海底捞被动“中招”,受骨汤勾兑事件所累,被外界质疑其故意隐瞒产品信息。对此,有人调侃称,“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被阻挡了。
  据《城市信报》文章报道,为避免陷入味千拉面的尴尬局面,海底捞员工被告诫要对外界隐瞒其骨头汤和饮料勾兑一事。该事件被爆出后,海底捞相关负责人予以大方承认,并表示,用来兑制骨汤和饮料的原材料均是由“合格资质证明的正规厂家”所提供,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在被曝出骨汤勾兑一事后,海底捞公司也连续发布两次公告做出积极回应。此番“自救”可谓反应迅速,只是消费者仍然表示不解。

  近日,从味千的“骨汤门”到DQ“奶浆门”,再到肯德基和永和豆浆的“豆浆门”,再到如今的海底捞,国内大牌连锁餐饮企业纷纷陷入“勾兑门”,被企业视为卖点的“现磨现卖”和“文火慢炖”似乎一时间成了笑话。一位做餐饮企业的老板表示,企业采用勾兑方式主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比如现磨豆浆很难拿捏分量,磨多了,卖不完就是浪费成本;磨少了,不够卖,就会损害自己的信誉度。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产品并未违法,但也不能故意隐瞒产品信息,如果企业刻意隐瞒,严重者即涉嫌欺诈。

  海底捞此次爆出“勾兑门”对于正在大步迈向资本市场、筹备上市的海底捞,可谓一次严峻的信任危机。

  在最近曝光的多种“勾兑”食品中,尽管多家企业均表示勾兑符合国家标准,然而,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担心的是,这些由企业自行“勾兑”的食品,是否存在不安全?为何餐饮企业对“勾兑”遮遮掩掩,甚至夸大其词?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授杨伟东指出,海底捞向消费者隐瞒食品信息,这种行为有欺诈、欺骗嫌疑。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也表示,企业应提供符合各项国家标准的产品,即使产品并未违法,但也不能故意隐瞒产品信息。邱宝昌称:“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如果企业刻意隐瞒,严重者即涉嫌欺诈。”

  海底捞餐饮公司发布微博,称该文反映了海底捞火锅店存在的一些问题,“真诚感谢媒体对我们的关注和监督,诚恳地接受各界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我们的监督和检查”。

  近来,以海底捞为关键词的“海底捞体”火爆网络,也极大地提升了这家连锁火锅店的知名度和营业额。讲述其管理秘诀的《海底捞你学不会》,还进入了畅销书行列。海底捞俨然成了一个神话。甚至有网友总结说: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铺天盖地的“海底捞体”,是网友自发的集体狂欢,还是公司的营销行为?

  就在大多数网友认为海底捞是微博营销的最大受益者时,本月初,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发出惊人之语,“这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在试图捧杀海底捞”。对此,一直沉默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微博里向李家庆表示谢意。8月4日,张勇还在其微博中正式表态:“过度关注增加了我们生存的难度。但我们会竭尽全力,努力改进。因为我们除了开火锅店啥都不会。”

  张勇的担忧不久就变成了现实。日益泛滥的“海底捞体”令卧底记者起意应聘海底捞,试图通过亲身体验,向公众介绍一个真实的海底捞。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从最初的赞美到后来的恶搞,这种‘海底捞体’,真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是不是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在炒作?真实的海底捞,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底捞“冲兑门”事件在微博中再次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将此与近来高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海底捞的失望之情。一些铁杆粉丝,仍然力挺海底捞,认为在微博的放大器效应下,消费者对海底捞的期望值被吊高了,企业难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必过度打压。而也有一些网友,开始反思网络病毒式营销的成败,感叹“成也微博,败也微博”,并称“人类不能阻止的海底捞被微博击败了”。

  有人说,将有关海底捞的微博做个汇总,就能产生一篇很好的微博营销论文。的确,海底捞的大红大紫和瞬间跌落神坛,确实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实,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永远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从这一点上说,能阻止“海底捞们”的,只有他们自身。(宗 禾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