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月饼出口被拒的多重损失

2011/9/11 8:18: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中秋前夕,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截至9月8日,经该局检验出口的月饼共计257批、1501吨,出口总值1125万美元。成绩虽然比去年略有增长,但增幅已明显回落。特别是今年,禁止月饼进口的国家增至33个,另有30多个国家对进口月饼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据9月9日《人民日报》)

    一些国家明令禁止收寄中国月饼,或许不乏某些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傲慢与偏见。然反过来看,中国却也不能停留在对禁止进口与收寄国家的抱怨上。我们显然有必要反思,月饼做为节令食品,颇受国人欢迎与喜爱,何以到了国门前,就止步了呢,就被一些国家像防危险品一样拒之门外?

    纵观33个禁止进口与收寄中国月饼的国家,不难发现,添加剂过量、过滥,低而宽松的国内标准要求下的月饼,无法通过高标准的外国检测等,是月饼“走”不出国门的主要原因。

    月饼被一些国家拒之门外,显然是中国经济的损失。月饼以其独特的形状、口味和象征意义等,不仅国人喜爱,即便到了国外,相信也会有许多人喜欢。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出口创汇的独特产品。然而,世界180多个国家,就有33个国家对中国月饼说“不”,占18%以上,其中不乏法、德、泰、瑞典等进口大国。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无疑是一大损失。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损失。中秋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月饼做为中秋节的代表性食物,既具文化内涵又承载着历史。外国人吃着中国月饼,必然会探问这么好吃的食品,来源于何处,有什么意义?餐食之间让中秋节伴着中国文化一同走向了世界。然而,我们却因没有统一标准,以及防腐剂过多过滥等缺陷,人为错失了这一机会,不能不令人遗憾。

    中国玩具也曾因为带“毒”,被一些国家禁入,中国家具以及其它一些食品也未能幸免,如今又轮到了月饼。如果对照玫瑰、巧克力、可口可乐、肯德基等外来商品和品牌强势进入我国,并随之带来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和文化,“国家质检总局抽查6种月饼不达标”的事实,以及“中国月饼被33个国家禁止进口和收寄”,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