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为应对餐饮涨价 市民外出吃饭搞“团购”

2011/11/4 9:26:06 来源:全球酒店用品网

  从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了解到,根据最新数据统计,1-9月份扬州在外用膳食品价格陆续上涨。去年以来,随着农产品价格、人工费用逐渐上涨,食品价格持续走高。受此因素影响,在外饮食价格也节节攀升,1-9月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9.2%。进入9月份,扬州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再度走高,主食、炒菜、地方小吃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为此,记者走访发现,市区部分早餐点、小吃部及餐馆在过去几个月内的定价都有不同程度上调。

  主食类

  [记者调查]

  1元一个的大白馒头悄悄涨价

  “包子确实涨价了,三丁包从2元涨到2.5元,肉包从1.5元涨到1.8元,萝卜丝和菜包也涨了一毛,现在是1.6元一只,豆沙包和烧卖没有涨价,还是1.5元一只。”在百祥路上的“富春放心早餐”点,每天都在此买包子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与包子搭配的饮品也提价了,豆浆从原先的1元/袋涨到了1.2元/袋。“以前拿五块钱买早饭,刚好找一个钢镚儿坐车上班,现在就不行了。”遇见记者采访,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如此调侃。

  记者在市区大型超市的货架上也发现了变动,原来1元一个的大白馒头换了新卖法,比如西区大润发超市就采取了“3.2元/3只”这种方式来销售。

  炒菜类

  [记者调查]

  点菜单六成菜式用了新价格签

  在东区一家快餐店,正在订餐的曹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中午休息时间短,所以自己是快餐店的常客,他发现,近几个月来快餐价格涨得比较明显,“街边最便宜、一般的快餐都要10元左右,肉末多点的要12-13元,有大荤就要十几、二十块了。”对于适当涨价,黄先生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赞同有些商家提价后还靠缩小饭盒将饭菜“缩水”。

  快餐店的一位经营者也直言,这两个月快餐的涨幅基本在10%左右,其实他们也不想提价,但成本压力太大,提价只是为了维持利润。

  除快餐店外,部分中小型餐饮店也纷纷上调菜品价格。比如在美食街的餐厅,炒菜价格就提高了不少。“原来到华波、同心园等饭店小聚一下花个一百多就行了,而现在却要花个两三百元。”市民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饭店纷纷涨价,他常去的一家饭店点菜单上6成菜价都用上了新价格签。

  不过大多数经营者对待上调价格的举措还是相当谨慎的。为了避免提价影响客源,淮扬人家厨师长张先生表示,为了尽量避免涨价,对那些没有多少利润的菜,他们有时会选择不做。

  地方小吃类

  [记者调查]

  糍粑、油端子等小吃价格“化零为整”

  在美琪菜场周边的小吃摊前,记者发现,糍粑、油端子等多款小吃类食品的售价都涨到了1元/个,蛋炒饭的售价也涨到了6元/份。

  不过,我市一些老字号品牌的价格并没有调整。“六必居”餐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一次调整价格是在今年六七月份,一些小吃的价格上涨约0.5元/份,如原价3.5元/5个的锅贴现在涨到了4元/5个。

  -相关新闻

  市民省钱绝招:外出吃饭也搞“团购”

  随着食品价格的飙升,现在在外面吃顿饭的花费确实比以前多了不少。昨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大街上的美食诱惑,一些市民开始挖空心思省钱了,外出吃饭搞“团购”就是他们的省钱妙招之一。

  团购达人王小姐告诉记者,她尽量减少出去吃饭的次数,毕竟在外吃饭肯定很耗钱,但是作为年轻人,各方面的应酬很多。为此,她和单位同事热衷于“团购”。

  王小姐告诉记者,现在望月路和时代广场上的美食餐厅很多,基本上都有团购活动,有的团购比实际价格要便宜一半。“有的饭店还有会员制,可以打折,这些都是省钱绝招。”

  扬州人谷类、薯类食物摄入量下降

  记者昨天从市疾控中心综合监测科了解到,今年,江苏省曾做过专业的膳食研究调查,这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居民正餐、小吃、食用油、饮用水及饮料的摄入情况。

  据了解,虽然我市具体的数据市里没有作统计,但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扬州老百姓蔬莱、水果、豆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摄入量偏低,油脂类摄入量偏高,谷类、薯类食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

  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也发现,不少市民饮食口味较重,荤菜多,素菜特别是谷物类少。苏北医院营养科专家蒋放认为,每日食用的食物应使各种颜色搭配并变换花样。这些饮食应平衡提供各种营养,每日要吃多份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烹饪时间,这有助于预防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