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豆油下跌遇到支撑,基本面又限制了上涨空间

2011/11/9 9:50:28 来源:食品产业网

     豆油近期走势相对平稳。一方面,欧洲就援助计划达成一致,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豆油下跌遇到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不够明朗和基本面相对中性又限制了豆油的上涨空间。笔者认为,在美国农业部报告和欧洲新一轮的财长会议之前,料将维持振荡筑底格局。

  宏观经济有所好转

  下滑风险尚存

  经过漫长的谈判,11月6号希腊政府同反对党达成协议,准备成立一个新的联合政府。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执政党和反对党谈判能够达成一致,主要原因是欧盟已经向希腊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希腊必须在7日晚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召开前组建联合过渡政府,否则,希腊将得不到欧盟的救助贷款。因此,将要成立的联合过渡政府主要作用是让希腊议会批准欧盟救助希腊的计划,这将有益于希腊获得欧盟的救助基金,避免因资金匮竭而出现债务违约,将提振豆油期价。不过欧债危机深层次成因并没有被触及,加上美国失业率依然高企,全球经济仍存下滑风险,也不宜过度看涨。

  南美种植面积增加

  旧豆库存下降

  美豆炒作结束之后,市场炒作焦点开始转向南美。此前美农业部预计2011/2012年度巴西、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分别增长3%、4%,产量可能分别达到7350万吨、5300万吨,2011/2012年度南美大豆料将维持充裕。不过,由于南美大豆近几个月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库存可能维持不了几个月便会消耗殆尽。《油世界》11月1日称,2011年9月和10月,预计阿根廷、巴西及巴拉圭的大豆出口量为82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20万吨,合64%。同时《油世界》预计,11月份全球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或将回升,并在12月及1月将继续增加,因为届时大部分南美大豆库存将已耗尽,且南美大豆出口出现季节性下滑。

  整体来看,由于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全球大豆库存仍然维持充裕,对豆油利空,但南美大豆库存减少将有助于美豆出口增加,将对内盘豆油期价形成利好。

  国内港口库存高企

  近期进口趋增

  港口大豆库存居高不下是制约内盘豆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据汇易网数据显示,11月4号,我国主要港口的大豆库存为671.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不过大豆库存高企的利空有可能会被大豆进口增加的利好所抵消,因为主流媒体普遍预计我国今年大豆的进口量将维持高位。其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2011/201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56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估中国进口量为5650万吨,摩根士丹利预估中国进口量为5700万吨,路易达孚预估中国进口量为5800万吨,《油世界》预估中国进口5850万吨。

  如果这些媒体预测成立的话,剩下的3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会创下新高,因为我国前9个月进口大豆数量仅为3711万吨。就算按照5600万吨的最低预估数量计算,10—12月我国需进口大豆1889万吨,平均每月要进口630万吨。

  整体来看,无论宏观经济或是豆油基本面,目前都没有出现有效的利多利空题材,豆油短期内料将维持振荡格局。此外欧洲财长会议即将召开,而美国农业部也将于本月9号公布新的农产品供需报告,因此建议投资者暂时离场观望,等待方向明朗之后再择机入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