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11月份国内棉粕总体仍将呈逐步趋落态势

2011/11/11 14:32:58 来源:网友

    本月国内棉粕也先扬后抑,前半月北方产区40%蛋白的棉粕出厂价在2080-2100元/吨一线,后半月回落至1950-2050元/吨一线,总体较上月下跌50-100元/吨。因中国一直积极采购美国大豆,供需基本面好转,上半月CBOT豆类止跌大幅上涨,并带动国内大豆类期货大幅反弹,助推前半月国内豆粕现货大幅上涨,截止10月15日,沿海43%蛋白的豆粕现货主流价格反弹至3040-3130元/吨一线,较上月反弹50-150元/吨不等,提振前半月国内棉粕止跌回升。另外,前半月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也反弹至1.25-1.33元/斤一线,较上月大涨0.04-0.08元/斤,原料价格大幅反弹,也是推动本月前半月棉粕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随着一些利空因素的出现,后半月棉粕滞涨回落,需求转淡,冲击后半月棉粕回落的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1、市场传闻中国可能已经取消了4艘美国大豆货船,美国周度出口销售数据令人失望,加上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大豆收割进程将继续加快,季节性收割压力也给美豆市场带来压力,后半月外盘大豆滞涨大跌,截止月末,CBOT大豆11月合约收报1207.50美分/蒲式耳,较10月14日收盘1270大跌62.5美分,大连盘大豆也承压下跌,截止月末,大连盘大豆1205合约收盘4294元/吨,较10月14日收盘4360下跌66元/吨,冲击国内豆粕滞涨回落,截止月末,沿海43%蛋白的豆粕现货主流价格回落至2980-3090元/吨一线,较前半月大跌40-120元/吨,主产区菜粕出厂价也回落至2050-2200元/吨一线,较上月下跌50-80元/吨,豆粕、菜粕现货跟盘回落,棉粕承压下行。

  2、棉籽下游产品全线下跌,棉籽压榨普遍亏损,油厂入市逐步谨慎起来,停收现象增多,继续收购的厂家,也极力压低棉籽收购价格,冲击本月后半月棉籽滞涨大跌,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再度回落至1.10-1.23元/斤一线,较前半月大跌0.10-0.15元/斤,随着原料价格再度下探,油厂挺粕意愿明显松动,原料成本的下滑也拓宽了棉粕下跌的空间。

  3、随着天气转凉,水产养殖已进入尾声,棉粕在水产料中的用量明显萎缩,另外,受前期仔猪价格较高,10月份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主产区10月份生猪养殖利润下滑明显,以主产区四川为例,10月份生猪养殖效益较9月底下滑接近20%。生猪养殖效益的大幅下滑,对养殖积极性会产生一定影响,10月份,在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的同时,仔猪价格也出现明显下滑,下滑幅度甚至超过生猪价格下滑幅度。以主产区四川为例,10月份四川省仔猪价格下滑超过10%,大大超过生猪价格5%的下滑幅度。仔猪价格大幅下滑,一方面是受养殖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恐慌情绪。受肉鸡养殖效益出现亏损的影响,预计11月份全国肉鸡存栏环比将出现下降,加上,饲料厂及经销商手中仍有一定库存有待消化入市仍显谨慎,棉粕终端需求迟滞,为了吸引采购,油厂无奈逐步下调棉粕销售价格。

  正是上述利空因素打压,本月后半月国内棉粕滞涨大跌,需求也相对疲软,加之新棉籽供应旺季来临,油厂开机率将逐步提高,棉粕仍面临季节性供应压力,在终端需求不佳的情况下,11月份国内棉粕总体仍将呈逐步趋落态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