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株洲今年新建蔬菜基地10300亩 市民将吃到更多本地蔬菜

2011/12/2 10:59:04 来源:株洲日报

  樟桥500亩蔬菜基地的成片上海青绿油油的,每天出产2吨多;黄竹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已搭建大棚430个……11月29日,记者深入今年新建的蔬菜生产基地采访,所见所闻,让人惊喜。

  市农业局副局长刘晓理称,年初以来,我市新建5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26个,总面积10300亩,超额完成市政府所定7000亩任务,市民的菜篮子里本地菜将越来越多。

  民间投资,产销对接

  刘珍君是荷塘区一家红砖厂的负责人,今年5月初,她联手两名好友,筹资200多万元,成立仙水生态农庄,在仙庾镇樟桥村以每亩每年350公斤稻谷的价格,流转农民的耕地500亩,连片种植上海青等时令蔬菜。

  公司带、协会联是今年新建蔬菜基地的特点。荷塘区香草塘、攸县菜塘等蔬菜基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投资的方式兴建;芦淞区残梅、炎陵县荆山等蔬菜基地则采取“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兴建。

  新建基地全部与市内蔬菜批发市场、超市、酒楼、学校等实现对接,中间环节少了两三道,蔬菜价格低了两三成。天元区成立金龙蔬菜配送中心,与供应对象签订合同,定点定时配送,流通效率提高。

  设施栽培,反季上市

  建一个钢架大棚,成本为5600元,一亩地里要搭建3个。株洲县仙井乡黄竹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已具雏形,4个股东是做蔬菜批发生意的。占80%股份的陈俊说,该基地明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是长株潭规模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品质好、产量高、可反季,1亩可抵5亩。

  “需要浇水了,请打开喷灌设备。”上午10时许,株洲县松西子千亩蔬菜基地负责人彭秋祥发出指令。不一会儿,满眼皆绿的菜地里到处喷出雨丝。这个蔬菜基地主要生产广心菜、芥蓝等速生菜,年可出产六七茬,总产量逾5000吨。有260多个农民长年在此“打工”。

  “安装喷灌设备投入很大,但蔬菜产出率也高”,彭秋祥说,“舍得花钱是因为干劲大,干劲大源于政策好,今年市里按每亩500元的标准对新建500亩以上蔬菜基地给予奖励,安装了喷灌、大棚的千亩基地,每亩再奖1500元。这可是破天荒的好政策。”

  绿色、有机,质量安全

  “无公害”成为这些新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最低门槛,“绿色”、“有机”则是追求目标。松西子千亩蔬菜基地正在申报“绿色食品”。松西子“开心农场”则以“有机食品”为要求,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一游客说:“两蔸包菜、两个萝卜、十几根大蒜和香葱等打包,要50元呢。”

  刘晓理说,今年新建的蔬菜基地,均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推广有机肥、诱虫灯、遮虫网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建有农药残留检测室,自检不合格者不准运出基地。据农业部、省农业厅抽检,蔬菜合格率达100%。

  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时间表”,2011年至2013年,全市需完成蔬菜基地扩面2.1万亩,每年0.7万亩。截至11月中旬,已扩面1.03万亩。刘晓理说,“按照这个速度,三年计划任务两年就可以完成。市民将吃到更多本地新鲜蔬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