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朝阳”与蔬菜基地签售叶菜9万吨(2)

2011/12/9 10:39:38 来源:江南晚报

  据估计,4万亩蔬菜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在相同天气条件下,无锡本地蔬菜每日供应最高可达500吨以上。为配合蔬菜基地的发展,平稳菜价,朝阳蔬菜批发市场12月8日和各区蔬菜站签订了9万吨产销协议,主要针对本地叶菜。“往年每年只有1万吨左右的产销协议。”尤勇表示,批发市场也希望和基地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伏缺、冬缺期间蔬菜货源紧俏时,尽力在本地市场销售,缓解市民买菜难;在货源充足时,帮助菜农向外集散、流通,帮助菜农卖个好价。同时,对于长期供货量稳定、品质高的基地蔬菜,也能进入天惠超市,扩大销量。

  提升蔬菜产业化是大势趋

  记者了解到,尽管本地菜供应量对菜价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无锡本地蔬菜进入批发市场的数量只占到菜农日常产出的1/3左右,量并不大。蔬菜批发价比零售价低30%左右,是不少有空余时间的农民选择自产自销的原因,也容易受到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影响。

  锡山区蔬菜站站长华秀丽表示,蔬菜供应量增加,保障了市场供应,也对本地菜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批发市场对接后,批发市场可以向蔬菜基地、菜农传递批发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蔬菜产销信息,便于农户调整种植计划。另外,为了让蔬菜销售渠道更顺畅,她认为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学习上海等地蔬菜基地的做法,在建设时就出台相应的管理机制,如蔬菜保险、价格补贴、奖励等。

  为了加强对蔬菜种植的引导,惠山区在今年实行的科技入户中,要求农民做好销售台账,把每个品种卖多少价格都记录下来。“用心种菜,才能摸清市场规律。”惠山区蔬菜 站站长余汉清表示,关键是要引导农民改变种植思维,只要用心观察3年,就可以摸清市场规律,知道什么时候要种什么菜比较好卖。他还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运输、零售等各个环节十分分散,现在都处于微利的状况。让农产品供应从“有”到“优”,逐步学习应用国外蔬菜“冷链”等先进技术,提升蔬菜种植产业化水平是大势所趋。(荣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