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蔬菜价格“过山车”应做考核指标

2011/12/22 10:11:03 来源:央广网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10月,山东的蔬菜批发价格曾经有过一波连续四周下跌的情况,山东省农业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当时菜价总体同比去年下跌了25%以上,其中,生姜、大蒜价格的同比跌幅均超过70%。但从11月中旬开始,山东的蔬菜批发价格开始回升,现在已经是连续三周上涨。蔬菜价格“过山车”的情况经常见到,几乎是一年一个样。

  对于蔬菜价格管理,山东省也出台过一些管理机制,比如提出了建立“一金、一储、两头保”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在蔬菜流通上,也有“农超对接”以及农产品与大单位、高校等建立的购销模式。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菜农收益难以“稳定”之难题,我想不是机制有问题,而是相关部门的工作有问题。

  机制有效,调研先行。相关部门在出台措施和开展工作之时,必须要进行充分调研,对于蔬菜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种植初期的调研和种植中后期的调研,这样对于市场的基本信息就会有个完整的把控。无论是对于制定政策还是推进一些销售模式,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之所以出现菜价“过山车”,说明蔬菜价格问题是在“量”规模下出现的,不是个案,而是总体的情况,从另一方面说,机制发挥作用几乎为“零”。

  笔者认为,基于以上的认识,蔬菜价格的稳定性应该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考核才具有科学性和贴近性。(王朝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