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蒙牛乳业:食品安全问题重现

2011/12/29 13:15:09 来源:证券之星

   食品安全问题重现。基於市场可能会对公司估值中枢下移和丑闻对公司销售及经营利润率生产的负面影响会对股价造成压力,我们将公司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减持”。
  事件:根据12月24日中国国家质监检总局於其网站上发布的检验结果,一批由其四川省眉山工厂生产的蒙牛盒装牛奶被检测出含有过量的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在公司的声明中,蒙牛称其已销毁有问题的牛奶且未销售问题牛奶。
  市场的反应:这次事件发生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乳业经历一系列丑闻後试图赢回消费者信心的阶段。於报告前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的乳业类公司均有下挫,伊利股份(600887.SS)领跌8.3%。消费者反馈和博客网站显示许多消费者对公司的质量控制和商业道德表示气愤。
  我们与众不同的认识:中国国家质监检总局的专家官员表示黄曲霉毒素M1可能是由於公司奶牛食用的饲料发霉所致。该事件显示出畜牧饲料的重要性而且可能存在很多隐患。此外,蒙牛未能在其包装前检测出问题而是被质监检总局发现显示其质量控制令人失望,这将再次打击消费者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对整个乳业刚重建不久的脆弱信心。同时,消费者对事件的反应将对蒙牛的销售造成重大影响,即消费者对公司未出售任何问题产品的说法是否买账。截止目前,我们的渠道显示消费者反应分歧较大:华北地区消费者对於问题产品的关注较少,而华南地区的消费者显示出对蒙牛品牌强烈的不信任。此外,以大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代表的年轻顾客相对於其他老年顾客获得信息更为全面、及时,对公司产品显示出更强烈的不信任。
  迄今为止公司未召回任何产品,被销毁的产品数量极小。而经销商在乳品的订购动力将减弱。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对公司销售量的影响将取决於消费者对事件的取读。以大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代表的年轻顾客较其他消费者反应更激烈。我们对净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显示蒙牛的盈利对销售和费用率高度敏感,说明市场很有可能产生对公司未来盈利的下降预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