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是时候对假冒伪劣酒品“零容忍”了!

2012/2/8 13:16:51 来源:葡萄酒评论家

    昂贵的葡萄酒是现在的葡萄酒专家心里的一个结,喝到像五大酒庄好酒,没有人会说不喜欢,没有人说不好,就好像开着四个圈圈的车,即使开始吃机油了,还是得说车子性能好,总之圈多身份在。

    在葡萄酒界里,也存在着代表着富贵身份品位的消费与收藏,可惜葡萄酒不能试,真真假假看不出来,而且贵的葡萄酒有人造假,便宜的一样有人造假,买起酒来还真是步步惊心。世人老问如何区分真假,这还真说不清,许多专家说打开来尝尝看,真的就算尝了但谁愿意?有人说仔细看看比对酒瓶,这都不切实际,最终只能说句话:这酒可能是真的,应该是真的!

    为什么?因为专家就算知道仿冒的酒,他也不能明说只能暗示。也有人拿着问题去问酒庄,酒庄倘若告知防伪机密,一旦被来人所了解,那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假的岂不有可能遍地都是?

    回过头来不禁要问,为何要做假酒?利润大于良心!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假酒,放任的结果是消费者不再选购这产品,如果在一线城市,资讯发达政府监管严格,或许买到假酒的机会较小,可是谁那么有空,会拿着酒去商检局去卫检局?谁又能保证这些部门就能能检验出来真假?葡萄酒从成分上来说本来就都是一样的。这导致的结果是市场混乱并印证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模式,最后无人问津这款酒,悲剧结果由所有人一起承担。

    高端葡萄酒已经成为不正常的消费奢侈品,甚至已经与贪字画上了等号,去年CCTV做的节目中曾数次指出糖酒会上的仿冒情形与名贵酒与腐败联系的形象。加上近来的拉菲遭到抛售情况与价格疲软,证明奢侈品市场根基是多么的脆弱。树立一个标杆与完美形象是许多人共同的苦心,如今已出现这么多的负面评价,该是有警觉性的时候了,也意味着市场的变动即将来临。

    最后我们应当省思,在当前经济蓬勃发展状态下,我们失去了原本的自信,用许多名牌舶来品包装掩饰自己,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尽量说中文带着台湾腔,孩子拉小提琴的远多过会拉二胡的,家里以装潢得跟法国被砍头的贵族般为荣,笑贫不笑娼都成了一种苦涩的普遍心态。

    关键是道德观念的标准,为何不能好好地销售一款产品而想到作假?钱人人想赚,而仿冒作假是每个经济体成长的青少年阶段都必须忍受的阵痛,或许我们的市场太大导致监管不全,使得青少年期延长了,那么消费者就要一直承担下去吗?

    自己掏腰包买假酒打碎也不现实,每天祈祷政府干涉也不可能杜绝,身处行业里的你我都有责任,若抱着自扫门前雪也就是漠视的心态那就是为虎作伥。是时候教育身旁的朋友与客户了,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用理性用良心,停止默许假酒的销售与生产,创造一个健康的市场大环境,教育消费者抵制假酒,就从今日做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