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又一个闻所未闻的角色注胶虾粉墨登场了

2012/2/15 9:35:15 来源:新浪网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天津一些水产市场购买个头较大的大虾时,竟发现虾里面被注入了明胶,在虾头和虾身之间形成了不少透明胶状物,这些虾也被市民们称为“注胶虾”。(2月12日《晶报》报道)

  众所周知,在食品行业,国人可谓眼界宽广,从“苏丹红鸭蛋”到“瘦肉精猪肉”到“杂色馒头”,国人什么没见过?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不,又一个闻所未闻的角色注胶虾粉墨登场了。

  据一些商贩讲,之所以要往虾体内注入一些明胶,就是为了让虾看上去卖相好。因为冷冻虾解冻后会变得瘦小干瘪,分量也会减轻。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这样不仅能增加虾的重量,而且还可以避免虾头出现凹陷、塌瘪等现象,使虾显得更饱满、新鲜。一只虾经过注射处理后,分量可增加20%到30%。但商贩们说,由于注入的明胶是可食用的胶,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以吃后对人体无害。

  当然了,商贩唯利是图,他们的话根本就不可信注入的明胶是否可以食用,商贩说了不用,相关的食品检测机构说了才算;退一步说,就算明胶可以食用,但消费者上市场买的是虾,而不是胶!消费者有权买到不带胶的虾。

  毫无疑问,“注胶虾”的出现,正是我国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一个证明。这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可谓险象环生,各种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在此境况下,消费者要求监管机构加强管理的呼声一日强于一日。但不幸的是,尽管消费日对监管机构寄予厚望,但相关的监管机构却如高高在上的老爷一般,从来不想着尽心尽力。这不,注胶虾早已粉墨登场,可监管机构依然不见踪影。作为消费者,我们迫切想要知道:为虾注胶是否合法?明胶是否有毒?消费者不吃“注胶虾”的权利谁来保障……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当由监管机构来回答,但他们,又在哪里呢?

  其实,作为消费者,大家都很清楚,国内食品安全领域之所以险象环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监管机构的不作为甚至为虎作伥。在国内许多地方,对于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机构不是采用铁腕一剑封喉,而是采用“养鱼式执法”,将其作为稳定的经济来源。结果,企业的效益有了,执法机构的收入也有了,可消费者的权益呢,却一再受到侵犯。由此可见,监管机构的失守,正是食品安全领域问题迭出的根源。

  如今,“注胶虾”的出现,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此,亟盼有关部门抓紧行动,将“注胶虾”早日逐出市场;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尸位素餐的监管人员严加问责,让他们腾出位置,留给真正忠于职守的人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