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免费午餐”基金公开财务报告:为何大部分善款尚未使用

2012/4/9 12:32:05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公众对公共慈善组织的质疑情绪不断蔓延,被认为今年最风生水起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也遭质疑。有网民问:吃一碗面多少钱,鸡蛋在山村的价格是多少,活动组织者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车等。

  8日下午,该基金在京向公众交出成绩单,公开成立以来到去年年底的收支状况,并介绍活动监督机制。针对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提出的“财报中公益支出为何远低于总收入”问题,该基金有关负责人详细分析了三点原因。

  筹款1833万元 开餐学校129所

  “免费午餐”是由邓飞等五百多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该基金用社会募集的善款为贫困山村小学配备厨房电器、餐具、午餐费,让小学生每天在校吃到热饭菜。

  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在当日发布的基金年度财务报告看到,从2011年4月2日到2011年12月31日,免费午餐基金接受捐款6万多笔,募集善款超过1833万。该报告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义务审计。

  报告显示,八个月来,免费午餐基金2011年实际总支出346.79万元,覆盖14个省份,129所学校。

  据了解,目前善款通过七个渠道拨付学校:福基会免费午餐基金、都市快报免费午餐(设在杭州慈善会)、黔中早报免费午餐(设在贵州青基会)、江淮晨报免费午餐项目、云南信息报免费午餐项目、湖南尊品免费午餐项目、个人和企业定向资助。其中,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是“免费午餐”计划的主要平台。

  财报中公益支出为何远低于总收入?

  记者注意到,该基金总共募集资金1800多万,但公益支出只有300多万,大部分的善款没有被使用。

  针对这个问题,该基金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有三点原因:一是基金会的大部分资金来自2011年9月份以后;二是与基金合作的湖北恩施、湖南新晃两地地方政府承担了部分费用,基金由此节约了资金;三是基金承诺给予加入计划的学校不少于两年的资助期,以防“花起来不够”,需要预留资金。

  定期拨付 微博监督善款使用

  为降低善款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透明,免费午餐基金通过定期拨付的形式,监督学校对善款的使用。

  据了解,该基金对所有免费午餐学校两个月拨付一次款项,包括配套设施、午餐、运营成本,按平均计算,一般一个学生一天一份午餐费用的成本控制在3元内。

  对每一所免费午餐学校,该基金要求其开通微博,在学校收到款项、采购物品、每日开餐等发生收支的时候,都要开通微博公开收支行为和开餐情况;每一所免费午餐学校都有一位志愿者与该学校对接,志愿者除了辅助学校申请,联系学校之外,还要查看和监督学校每天的微博更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只要模式正确,就能够防止对善款的挪用、贪污、节流。”邓飞说。

  邓飞介绍,“免费午餐”还规定学校提供午餐做到就地取材,防止由于运输的链条过长而出现食品过期变质问题的发生。此外,还通过村校联动、食物留样等,保证免费午餐的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