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毒胶囊产业链调查:廉价食品最易出现工业明胶(4)

2012/4/23 14:23:06 来源:新世纪

    工业明胶泛滥

    在朱毅看来,“毒胶囊”只不过是明胶乱象中的冰山一角。

    实际上,在日常接触的食品中,明胶无处不在,牛奶、小笼包、布丁、冰淇淋、奶饮料里都含有微量的食用明胶。按照业内潜规则,有明胶的地方,就存在工业明胶进入的风险。

    由于成本和售价的原因,廉价食品里出现工业明胶的可能性更大。令朱毅担忧的,正是销往农村地区的大量廉价糖果、饮料等“山寨食品”。

    “果冻也好,老酸奶也好,明胶只占食品成分的千分之几,含量微乎其微。胶囊药品也不是每天吃,虽有影响,还不至于太严重。但在软糖中,明胶含量可达5%到10%,如真出现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的情况,铬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的累积速度是极快的,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朱毅告诉财新记者,以药用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胶原蛋白面膜、胶原蛋白口服液等新兴化妆品和保健产品,也存在工业明胶进入的风险。

    在鱼龙混杂的明胶行业和胶囊行业,行业协会正试图通过倡导自律寻求解决方案。2005年,中国明胶协会针对工业明胶进入食品添加剂明胶和药用明胶市场发表呼吁书,向明胶生产企业、经营销售单位、食品和胶囊生产企业、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等,分别提出建议。

    2009年3月,中国明胶协会再次致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呼吁监管部门对药用明胶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不允许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生产、销售药用明胶,不允许假冒伪劣的‘药用明胶’在医药企业和胶囊企业应用。”协会还呼吁药品和胶囊生产企业规范进货渠道,采购有相应资质的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加强铬离子等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检测,防止不法厂商以假乱真。

    2006年10月,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也发布了一份自律公约。在这份自律公约中,“杜绝使用蓝矾皮明胶”及“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成为核心内容。

    不过,姚龙坤坦陈,自律公约只对协会的会员单位具有约束力,而大量小企业不是会员。“年年开会倡导自律,但明胶行业依旧要出事。”

    董金狮则指出,借此次事件,国家必须清查明胶产业链,整顿违法违规企业,建立食用、药用明胶生产登记制度,完善明胶生产许可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食品药品生产准入门槛,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机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