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踪之一:跨越从这里起步(2)

2012/5/14 11:29:3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轨迹和节律相似,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有优势、出特色,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不时经受着市场寒流的冲刷和考验,稚嫩的特色产业时而被推向浪尖,时而落入低谷。然而,拥有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的云南人,终究不相信红土高原独特资源滋养的特色农产品会凋萎。就是在潮涨潮落中,全省各地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改造建设优质高产的“第一车间”,用工业的理念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多年积聚的特色产业发展能量与新的观念和机制相结合,激发出一波又一波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如今,云南省特色农业已从零星分散到规模发展再到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从传统粗放种植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从有产品无品牌到云花、云茶、云菜等“云字号”特色产品成为云南农业的新标签,云南特色农业的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和市场影响已不可小视

  去年烤烟种植面积700多万亩,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优质烟叶生产大省;橡胶700多万亩,产量超过30万吨,跃居全国第一;甘蔗面积450万亩,产糖2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茶叶面积560多万亩,产量2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三;鲜花红遍中国、绽放海外;咖啡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100多万亩,成为产值超百亿的大产业;马铃薯种植规模10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三;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达4500多万亩,成为中国干果生产大省……

  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可靠财源。这些宝贵成果和经验,带给我们的是一路前行的坚定信心。

  发自大地深处的急切之声

  高原特色农业,是写在云岭大地上的一篇篇多姿多彩而又耐人寻味的大文章。用新视野、新高度来观照,不难发现全省农业总体仍处于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的境地,依然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明显的“短板”。如果不谋求新的突破和跨越,就无法承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之重。

  从农业最大宗的产品来看,全省粮食平均单产仅260公斤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来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跨越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拎的“米袋子”分量委实不轻。

  最能体现云南农业地位的特色农业,虽然烟、胶、茶、花等多个特色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头顶全国第一的桂冠,蔗、菜、果、药、畜的体量也在全国靠前,但除云烟、云花等少数产品在国内有绝对的产业优势和市场话语权外,多数产品和产业,仍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整体上仍处于产业发展低层次,大而不强、大而无名的传统粗放发展阶段。

  不妨从产业链的“第一车间”开始作一番考察。纵观全省,高产优质的种植基地只是少数,相当数量的各类种植园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等制约,产量不高、质量不优。加工增值是云南特色农业最明显的薄弱环节,即使是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大都停留在以初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低端。要么加工企业装备和工艺与国内外同行有相当差距,产品档次不如人家反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要么虽有好的产品,却因品牌打造滞后,营销乏力,好东西并没有赢得市场卖出好价钱。比如甘蔗,生产到白糖可以说就终止了,以白糖为主要原料的饮料等深加工食品,在云南没有一个大品牌和一家大企业。再比如橡胶,产品基本止于干胶这一原料产品上,以橡胶为原料的轮胎、运动鞋等深加工产品,在云南也没有像样的企业和产品。最让云南人汗颜的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知名轮胎企业,家家千里迢迢来云南买糖买胶,制造出高级糖果、饮料、轮胎、运动鞋等深加工产品,然后再返销到云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