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加工食品 人为非法添加严重

2012/5/29 17:08:23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昨日,福建省质检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权威发布2010~2011年福建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指出福建省28类加工食品存质量安全风险。据悉,目前福建省食品质量存在问题较高的项目依次为甜蜜素、氟化物、砷、淀粉及罗丹明B。针对相关问题,质检院专家为福建省多家加工食品企业提出控制措施与建议。

    问题

    添加剂使用不合理,兽药残留严重,原料风险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近两年承担国家级风险监测任务2100批次,福建省级风险监测任务3000多批次,涉及36种食品、8种食品原料、9种食品添加剂近100个风险因素。

    从发布的数据看,小麦粉、水产干制品、即食水产品、酱腌菜、酱油、食醋、复合调味料、腐乳、黄酒、蜂蜜、糕点、饼干、笋制品、茶叶、炒货、饮料、蜜饯等21种类加工食品存在添加剂使用不合理风险。

    熟肉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烤鳗三类产品存兽药残留严重问题。

    同时还检测出部分食品原料风险问题情况严重,主要是冻鲜肉原料、肉制品、速冻食品、豆制品、企业用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精原料,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材料农兽药残留等高风险项目。

    企业称,最担心原材料,食品安全链管控难度大

    据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2011年检出风险因素排名前5位依次为:

    黄酒、酱油、即食非发酵豆制品、酱腌菜、食醋、白酒、配制酒、调味料等食品甜蜜素超标;

    茶叶中检测出氟化物超标;

    熟肉制品中加入淀粉超标;

    水产干制品中含砷;

    酱腌菜、即食非发酵豆制品、辣椒制品原料中含罗丹明B。

    而源头控制不严、生产设施及环境不达标、生产操作不规范、人为非法添加则是食品安全风险源的主要成因,其中人为非法添加问题最需要关注,同时更需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不少参会的食品加工企业代表也表示,上游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加工成品,是目前企业最担心的。如果单凭一家企业来管控整条加工食品生产链的质量安全,难度很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