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江西兴国生姜滞销 100万公斤昔日贡品急寻销路(2)

2012/6/7 14:07:26 来源:第一农经网

    5月9日,新华社发布《江西兴国县400多万斤优质生姜变“烫手山芋”愁坏姜农》的消息后,滞销的九山生姜随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县相关部门也迅速帮助联系收购商,为九山生姜的销售献计出力,一场销售九山生姜的爱心接力赛上演。九山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鑫告诉记者,在该县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现已售出90多万公斤生姜,销售形势比之前好了很多。据悉,目前还有约115万公斤九山生姜等待销售。

    为什么这么优质的九山生姜就是卖不到好价钱,并且出现滞销呢?姜农们很纳闷。

    对此,兴国县商务局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2008年之前,全国主产区的生姜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100~150万亩左右,而到2011年已攀升至400万亩左右,生姜产大于销。而九山生姜产品结构单一,致使产业链条未被拉长,姜农无法获得更多收益。此外,今年山东及东北地区的生姜产量剧增,导致了市场的供求失衡。因此在姜价大跌的情况下,九山生姜也难逃厄运。

    出路:发展深加工解决销售难

    连日来,兴国县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两件事情而不停奔波,一是联系九山生姜的销售业务;二是忙着向姜农们推广大棚种植生姜的技术。该县农技中心主任曾昭标告诉记者,在大棚内种植生姜,上市时间能更早,因而可以避开了生姜的收获盛期,抢鲜上市,从而获得更高的价格。当然,仅靠大棚种植的推广还远远不够。

    “仅仅是销售生姜,而不做深加工,定价权在别人手上,收成不好的时候没货卖,收成好的时候卖不到好价钱。”业内人士认为,姜农要避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就必须搞深加工。

    对此,九山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鑫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九山生姜想要走得好,关键在于要在本地建立相关的生姜加工企业,这才能治好九山生姜产品结构单一这个发展“硬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姜深加工领域日趋扩大,这为生姜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我们找到了发展出路。”钟鑫说,糖汁冰姜、调味姜粉、姜汁果肉饮料、姜油等深加工产品,其附加值远远高于生姜初级产品,应是兴国九山生姜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钟鑫还告诉记者,县商务局正在积极地为姜农们联系生姜的相关加工企业,其中有个调味加工企业经过业务洽谈,已有了到兴国投资办厂的意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