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河南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呵护亿万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12/6/11 10:44:18 来源:河南日报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11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郭海方)今年5月31日,省政府将《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试行)(草案)》正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进行审议,对过去容易忽略或者扯皮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细化。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南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相继出台,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保障日趋完备。

    食品安全,以从未有的高调姿态进入公众视野。更好地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动。

    食品安全对我省有重要意义

    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食品安全备受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2009年以来,我省连年把食品安全列入当年要办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11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漯河调研时明确提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省长郭庚茂也多次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食安委主任李克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全省食品安全工作。

    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企业,还可能毁掉一个产业。全省上下普遍认为,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转化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食品安全对我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食品安全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食品安全监管在创新中加强

    为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按照国务院要求,2011年3月,省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随后又将成员单位由14个增加到21个。2011年7月,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正式设立。2011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和办事机构尽快组建到位。截至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均成立了市、县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

    食品安全监管空前强化。各地、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狠抓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畜禽屠宰、食品进出口和餐饮服务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并组织开展了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以及食品安全大检查等工作,努力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统计表明,2011年全省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合格率平均达96%,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89.2%,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3.1%,餐饮服务环节抽检合格率达94.5%,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达99.8%,全省各类食品安全质量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全省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食品安全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食品安全

    要享受舌尖上的美味,前提是舌尖上要安全。为确保产业链源头安全,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我省部分企业加大了建设自己的养殖场的力度,卖肉的开始养猪、养牛、养鸭,做面的开始种麦,同时组建自己的食品连锁店和物流。这种“食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现象受到不少专家的肯定。

    从根本上保障食品质量,必须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食品行业的集中度,努力实现标准化生产。目前,仅以食品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全省已达二三十个。

    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餐饮服务以及监督管理、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朱长青表示,我省将以“监管好河南的食品市场,让全省人民放心;监管好河南的食品企业,让全国人民放心;服务好河南的食品企业,让河南的食品走向世界”为目标,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